‘。’
闻言,李承乾嘴角抽搐了下,一旁的薛仁贵等人更是憋着笑,还有这种操作?
之所以,大唐会要求铁勒八旗修建城池,用做各旗驻地,那是为了改变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性,方便大唐治理,随时随地掌握他们的动向。
谁能想到,外铁勒五部竟然主动要求这样,这不相当于把命脉掐在了大唐手中。
“苏烈。”
“你是燕然都督,你怎么看?”
没有直接回答几名酋长,李承乾把目光投向了苏烈,眼神中透着一丝考效之意。
“末将以为余吾州刺史言之有理。”
苏烈一本正经的说道:“北海五州之地不同于大漠草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
“尽管一年有很长时间是冰冻期,却也有一段时间是温暖期。”
“哪怕只种植一茬小麦,也足够满足铁勒族人的粮食需求。”
“长此以往,五州百姓可以通过耕种与畜牧并行,建立起远胜于草原的繁华。”
‘唰!!!’
巴特尔等酋长无不目露精光。
耕种与畜牧并行,种植粮食,这是他们从未想过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原来自己生活的地方也可以不用逐水草而居,可以像中原一样自给自足。
只要解决了粮食需求,那么,富饶的小海畔将会成为一片令人羡慕的地方,湖里有鱼、山中有木材、药材、野兽动物,这可比中原还要惬意。
‘不错。’
对于苏烈的回答,李承乾表示满意。
大唐设立的都督与都护截然不同,前者是军政合一的封疆大吏,后者只是掌军官职。
尤其是像苏烈这样的边疆都督,肩负着治理少数族群的重任,如何让他们对大唐产生归属感,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是最直接的一个办法。
小海地区能否发展农耕作业,这一点毋庸置疑,且这片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后世,老毛子在贝加尔湖西畔建立了伊尔库茨克,一度成为了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商贸枢纽,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心脏、东方巴黎、西伯利亚的明珠。
现在的东亚环境要远胜于一千多年后,气候温暖,否则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上不可能滋生出驳马国。
后世的贝加尔湖地区有长达5个月时间是大雪覆盖,只有7个月时间告别了冬天,可现在不一样,冰冻期只有短暂的三个月,足足9个月的温暖时期,别说一茬小麦,错种的话,土豆、大豆等粮食作物一样可以丰收,灌溉就更不必说了。
西伯利亚从来不缺水源,近在咫尺的贝加尔湖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湖,渔业资源无穷无尽。
或许现在这片地方还是荒蛮之地,但是当草原建设起了十座城池,来自中原各地的汉人可以通过云中都督府、居延都督府、东胡都督府辖地前往草原,再从草原前往北海五州。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期待,勤恳的汉人足迹可以踏遍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从而发展出庞大且辉煌的人类文明。
“铁勒八旗还在建造城池,工匠人数不足。”
“孤亲自手书一封工部,大唐会委派工部官员,营造大匠前来帮助尔等烧制砖瓦,筑城。”
“想必不出一年时间,北海五州城池必然能够落成。”
“不仅如此,孤会从中原迁徙三千户百姓前往燕然都督府,这些都是最擅长耕种的农人。”
“日后,尔等可以从燕然都督府采购农具、种子。”
“多谢殿下,多谢都督!”
巴特尔等人连忙叩首致谢。
有了这些,外铁勒五部就有了希望,试问,谁会放着好好的城池不住,去住帐篷?谁会能种粮食,非要去放牧?他们又不傻。
PS:回纥驻地在后世称之为科布多,同罗部驻地后世称之为唐努乌梁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