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捏扁烟盒,精准的扔进垃圾桶,洗耳恭听。
李善友故作严肃的说道:“得罪人,还活下去。”
得罪今日资本,得罪企鹅,得罪这这那那,现在的动作就是在得罪人之后再努力活下去。
两人眼神对视,哈哈大笑,默契自生。
5500+1500+1500+2000+1500,来自360+搜狗+YY+UC+迅雷的合计1。2亿华夏币的流量资源在俞兴等人抵达鹏城之后被逐一敲定,确定能够补充今日资本空缺所带来的资金缺口。
这一批流量资源五花八门,有安全软件,有浏览器,有输入法,有语音软件,有下载工具……可谓是各种拼凑。
但遗憾的是,许多流量并不是对微信推广的补充,而是先前合作的延续。
微信公司从四家机构里拿到的钱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进行推广,像没答应合作的新浪、搜狐等公司也是已经合作过的推广渠道之一。
毕竟,国内互联网颇具流量的公司就这些,微信公司的推广目标只能放在它们身上,而这次新增的YY和搜狗的流量先前不在合作之内也是考虑到它们的广告转化相对较差,之前的资金都要尽量花的值。
现在嘛……有就很不错了。
俞兴这天晚上反复盘点和测算这次“穷则变”所带来的影响,感觉微信推广的整体流量池上限还是拓宽了的,但每日增幅的后续反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半夜十一点,他躺在床上睡不着,又和小英通了个电话,一会聊聊过山峰要突击的两个项目,一会聊聊这一趟浏览各大公司的风貌。
电话直到凌晨时分才挂断。
俞兴看着手机屏幕,翻了翻微信的好友列表,考虑次日的拜访安排,这一趟虽然是迫于无奈,但自己这个微信创始人亲自率队的效果似乎也比想象中要强一些。
微信如今与微聊的市场竞争,或许自己在对外合作上的作用要更为重要。
俞兴转着念头,视线忽然落在了在京城加的那个贴吧总监翟逸飞名字上。
他想着上次短暂的交流,试探着发了条消息:“翟总关于信息去中心化的想法很有启发性,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聊聊。”
仅仅五秒钟,微信就有了回复。
翟逸飞简单明了:“现在就有时间。”
随即是第二条消息:“微信这个产品也很不错,俞总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样的产品,业内都是很惊讶的。”
俞兴正考虑如何回复,对方的第三条消息又来了。
翟逸飞:“俞总上次说控制权从编辑室转入服务器集群,我这几天想了想,机器24小时不间断的性能相较于人,确实能在海量信息里形成更隐蔽的集权,如果用机器用算法来控制信息,那么,信息的生成也就很受规则的影响,绝大部分创造者都会主动或被动的向算法让渡创作主权。”
俞兴来不及谈上句的话题,干脆用语音发了条消息:“分层架构的流量机制以及分布式表象下的超级中心化系统。”
翟逸飞也立即用语音回复道:“微信公司的系统架构就是分层架构与分布式相互结合的吧?”
俞兴:“哈哈哈,是的,被发现了嘛,我这两个词就是从技术团队上学来的,微信最早立项的时候在这方面有很大分歧,后来我算是有些粗浅的了解,现在就适合形容你所说的去中心化信息的未来。”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未来可能的情况和变化,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凌晨两点。
俞兴是被手机提醒电量才注意到时间,又看已经聊了很多,便有些恋恋不舍的约着改天再聊,毕竟明天还有事情要忙。
只是,等到手机放在枕头旁充电,一个念头在心里翻了翻又蹿进微信里。
俞兴发了条消息:“翟总,去中心化的信息模式是有很大潜力的,你愿意从百度出来做一做吗?如果你愿意尝试,我可以投资。”
翟逸飞显然也没睡,回了句:“俞总有资金投资吗?微信公司好像不是很宽松,嗯,我在百度的感觉还不错,贴吧的发展也挺有前景,以后有机会再聊。”
俞兴有些惋惜:“翟总,这种项目如果能做出来,前景比你在百度做贴吧要好很多,也很可能是颠覆式的,微信现在是竞争的关键期,但百晓生还能做孵化,我也可以帮忙找找资源,你上次说同质化的微信可能打不过企鹅,这种却未必不行。”
翟逸飞最后的回复很简短:“感谢俞总的心意,再说吧。”
俞兴没有再继续发消息,翻了翻与这位的聊天内容,带着一种还是先顾眼下的心情进入了梦乡。
鹏城这边的迅雷给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接触,但接下来的人人网、盛大等公司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没法带着太好的预期,只能说,尽力而为。
当今日资本的缺口基本被补上,剩下拜访的公司就是考虑增强微信公司的推广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