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结果,是使你的孩子从此失去了个性,他们将会慢慢地变得像算盘珠一样,没有人指挥就什么也不敢也不会做。人如果失去了能动性,他就会像木偶一样。没有什么再比把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弄成这样更危险更可悲的了。
孩子最终的独立,是一种个性的独立。
一个孩子是否有独立的性格,在他十几岁时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当孩子自立的需要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同时以合适的界限加以限制——得到满足时,这个孩子就可以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将拥有真正的独立个性,没有怯懦,有的只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做出决定的能力。
好爸爸绝招:
做一个观察者,了解孩子的性格。
抓住一切时机,强化孩子的性格。
鼓励与启发孩子要与众不同。
让他多经历事,多与人交往,社会是最好的“个性土壤”。
9永远不要放弃孩子
毕加索有着绘画的惊人天赋,但在要求循规蹈矩的学校里,他根本就不是社会所认定的那种好学生。
对毕加索来说,上学一开始就是一种磨难,这个好动的孩子,对遵纪守法深恶痛绝,而对于需要不断创新的绘画来说,背叛传统,不屈服传统的精神则显得非常可贵。
随着每天的上课铃一响,毕加索那难以忍受的煎熬就开始了。一个小时对他来说是那么长无止境,没完没了,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对毕加索来说无异于噪音。有时,他目光呆滞,对周围似乎毫无反应,他的精神在稀奇古怪的幻想天地里遨游。有时,实在忍受不了,他会随时在课堂上站起来,走到窗前敲敲玻璃,满心希望学校对面的姑夫安东尼把自己解放出来。
就这样,上了两年学,小毕加索根本就学不会最简单的算术题,更谈不上读书了。毕加索的注意力太分散了,他后来回顾道:“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老师认为我未作努力,我当时也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我常常这样对自己说:现在我要集中注意力了,咱们瞧着就是。二加一等于……一点钟……啊!不对。”
虽然毕加索有着绘画的惊人天赋,他在学校的表现,常常被同学讥诮为“呆子”。有时一下课,同学们就走到依旧呆呆发怔的毕加索面前,逗弄他:“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而毕加索的老师则根本就认为这孩子根本不具备学习能力,他的智力太低了,以至毕加索的老师多次跑到毕加索的父母面前,绘声绘色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症状。为此,毕加索的母亲又羞又恼,好像根本没脸见人。
本来镇上的人们对毕加索的天赋大为的惊异,现在他们则一反常态。要知道,天才肯定具有极高的智商,因而小毕加索根本就不是天才,单有绘画才能有何用处,他的父亲堂·何塞不就是一个落落寡合的小画家吗?他连自己的家都养活不了!在本镇多数人看来,写写画画的人不是性格乖张,就是吊儿郎当之徒。
整个社会似乎已有公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面对来自社会的讥嘲与蔑视,何塞绝不随波逐流,这不仅仅源自舔犊之情,而是他认为只有他才真正理解与赏识孩子。如果从世俗的眼光来评价一个孩子,那么父母亲极易为流俗所左右,而缺乏对孩子的独特的发现与认识。何塞坚持自己的意见:毕加索读书不行,绘画却极有天赋。事实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多少人是以他人的眼光来认识儿子的,又是以社会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他们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从而得出貌似客观的评价。
这时,为了掩饰自己学习上的落后,毕加索总是毫不费力地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企图以此来躲避他所学不会的东西。然而,不论怎样,嘲讽来得更猛烈了,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成天蔫头耷脑。
关键时刻,是何塞给儿子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他似乎固执地认为:天生儿子必有用。
为了抚慰儿子受伤的心灵,拉近父子之间的感情距离,何塞开始坚持每天都送儿子去上学,到了教室里,他把带来的画笔、用作模特的死鸽标本放在课桌上。既然儿子读书不行,就不要勉强,相反过分强迫儿子去学习文化,最终会把儿子的绘画天赋也扼杀了,何塞这样想。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如索每天都沉浸在形象的天地里。课堂上,他对功课不闻不问,却对绘画有着过人的颖悟与表达,只有在挥毫作画之际,毕加索才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这段时期,何塞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在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白色的墙壁,这样关禁闭便像过节一样使毕加索乐不可支。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儿没完没了地作画。直到傍晚,父亲在夜幕降临之前接他回家。何塞从来不会因此粗暴地责骂儿子,他知道儿子在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艺术,儿子关禁闭时丝毫没有忘记绘画,有什么理由去叱责他呢?
毕加索在父亲的影响下,重新恢复了自信,终于渡过这段难熬的时期。作为父亲,何塞坚信自己的儿子能成功,他果然得到了最好成绩的回报。
大卫·洪贝克督学曾经指出,当大人对孩子产生信心时,将有两件事情会产生。第一,大人本身会变得更为乐观,因此当他和孩子沟通时,其言语及行动都更为正面;第二,大人这样的态度让孩子在学习上更加勇敢、更加热诚。洪贝克说:只要校方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功”,那么学校本身也会办得更成功。
这种信心就是你需要的,如此你才能带给孩子最好的。具体地说就是:“我永不放弃孩子。”这是成功父亲最重要也最优先的秘诀。
如此,父亲的信心就展现出一种可为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推动你去做,让你知道有些事一定可以办到。你会知道你的孩子做得还不错,而且你也是一个不错的父亲。
你的孩子值得你对他有信心。你对孩子的信心,将会引起孩子相同的回应。当你做了某些新的努力时,你最后可能在中间过程中与孩子达成共识。只要孩子认为它们是真的,孩子会很自然地依赖你、相信你,并且尽一切可能来取悦你。但是同时,他们也会想到拥有健康、快乐及独立的生活。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我永不放弃孩子!”这句话意味着,不管孩子表现得如何,你都相信孩子是优秀的,心地纯良,努力做好,真实面对自己。
作为一个父亲,你应该对孩子有信心。你会自然而然地尽力做个好父亲,也努力将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相信孩子,他迟早会把最好的成绩回报给你。这是你可以确定的。
好爸爸绝招:
对于资质差的孩子,你的信心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学会承受压力,在压力中坚持自己的信心。
多与孩子在一起,关注他的情绪。
要时时给予他鼓励。
每当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