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公信力,那不是吹的,对此公输诞十分乐观。
贞观时候,也发生过缺少工人的事情。
李世民下旨地方,圆满解决。
现在用工荒又严重了,轮到李承乾如法炮制了。
秦羽点头回应:“但愿如此吧!”
这一次,他也没有那么大把握。
毕竟大唐百姓现在生活好了,还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真不好说。
“新的工厂抓紧建设,尤其是客车火车对大唐的发展很是重要。”
秦羽命令道。
如果只是赚钱,空调是比较有优势的。
但是空调毕竟还是用来享受的,不是刚需,交通运输还有出行,对于大唐来说,才是实实在在的刚需。
所以还是要先把客车和货车搞出来,空调可以慢一点,要分得清轻重。
公输诞笑道:“富平侯放心好了,这几年,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筑队,建设工厂不成问题。”
“那就好。”
秦羽的建筑队是很厉害的,建造三个工厂,不是问题。
“如此工厂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过些天,我和太皇会去高句丽,随后由高句丽去倭国。”
“好!”
公输诞笑着答应。
公输诞有如今的成就,都是秦羽提携,所以对秦羽是感恩戴德。
招工的事情就这么告一段落,秦羽也将此事抛之脑后。
但是对于李承乾而言,麻烦是刚开始。
无线电报很快就把圣旨下发,然后各地方官府,就将每天的招工情况,汇报给朝廷。
经过几天的汇总,马周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李承乾。
“陛下,招工的事情有异常。”
“怎么了?”
李承乾惊问:“地方官府不作为?”
马周解释道:“不是这样,而是百姓们似乎不愿意报名。”
他把数据给了李承乾
“这数据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