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荀老便将仲和引荐给了裴君慎。
多年亦敌亦友,荀老哪能不了解仲和的性子?
别看今朝两人饮酒饮得欢畅,但若真让仲和在荀门药堂做事,时日长了,恐怕两人又要大打出手。
荀老老了,只想含饴弄孙,不想再在这些事上耗费心神。
仲老得知能来裴府做事也是大松口气,当年姜皇后将他逐出太医院之时长昭公主便为他求过情,后来他执意离开长安,老裴侯还在城门口送过他。
这份恩情,仲老始终记在心里。
如今能为长昭公主和老裴侯的二公子出一份力,他求之不得。
六月初,夜落金钱开始开花,崔英的身子在仲老的照顾下已经大好,痂痕脱落,露出细白皮肤,比她上一道疤痕要高上半厘,瞧着还挺错落有致。
夜里,崔英换衣入睡时,裴君慎手指轻轻抚过她的伤痕,眉眼微沉道:“娘子,定西刺史杨弘鉴突发恶疾,于上月二十七日晚病逝,讣告今晨刚刚递进长安,明日,圣上或许便会下口谕,命我先去定西赴任。”
杨公年前回长安述职,便向圣上提过他年事已高,想要告老还乡。
可当时李玄贞手中尚未选定接替杨公任定西刺史之人,此时便暂且拖了下来。
四月底,择定裴君慎前往定西接任刺史之位时,李玄贞还往定西发了封诏书,让杨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平日里不必太过操劳,诸多琐碎事宜可待裴君慎过去之后再行处理,他只需处理些急事便可。
上月中旬,杨弘鉴还向长安递了折子,说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多谢圣上惦念。
没想到不过半月,竟就撒手人寰。
崔英听罢眉心紧锁:“夫君以为,杨公当真是因突发恶疾而病逝的吗?”
裴君慎为崔英拢起衣襟,薄唇轻启:“未有实证,不可定论。”
崔英闻言顿了顿,定西节度使谢永长是寿安的人,杨弘鉴杨公则是拥护李玄贞登基的老臣,他这般说想必也是觉得杨公的死有蹊跷。
沉思须臾,她走到床榻前坐下,道:“此行凶险,夫君过去后要多加小心。”
裴君慎淡淡颔首,见崔英上榻后便熄了外间的灯,只留下床头那一盏,继而钻进床帐中道:“这两个月娘子安心在长安修养,我会将裴淳留下,待你身子全好了,再让他和青玉护送你去定西。”
崔英闻言轻轻眨了眨杏眸。
光线昏暗,她盯着头顶床帐静静望了好一会儿,才深吸口气道:“夫君,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裴君慎闻声翻过身,忽然不顾夏日炎热的将她拥进怀中在她耳边厮磨,嗓音喑哑:“何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