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别救我我要回家番外篇 > 第91章(第1页)

第91章(第1页)

不想她刚刚翻回床榻里侧,耳边却忽然传来裴君慎状似关切的清淡话语——

“阿英,旁边这扇衣柜乃是为你而备,改日你若有空,可将近日常穿的衣裙置入柜中,更方便拿取。”

崔英闻声腾地坐起,杏眸警备扫向裴君慎,可他却并未回头,话音一落便拿着衣袍走到屏风旁,旁若无人的开始更衣。

下一瞬,宽肩窄腰和极具力量感的手臂倏然闯入崔英眼帘,她脸一热,急忙落下床幔,将这副美景隔绝在床帐之外。

同时低低应了声:“好,我知道了。”

裴君慎听见动静转头望了眼床榻,瞧见仍在晃动的床幔眼底情不不禁地闪过一抹笑。

但一想到崔英向他隐瞒的秘密,他这抹笑便又转瞬即逝。

今日要回门日,但因“崔英”的父亲崔霖和继母谢氏皆在安平老家,崔英便只能带着裴君慎回长安崔府,去见她的伯娘王氏和大伯崔嵩明。

因着是回门宴,崔英的这桩婚事又乃是当今圣上亲赐,故而王氏操办的极为隆重,阖府上下各房各院的夫人姑娘、大人公子们皆来参加了今日的宴席。

算起来人数竟比中秋团圆宴那日都还要齐,毕竟刑部和大理寺都忙完了大案子,崔嵩明和崔瑾今日也都告假在家等着崔英和裴君慎一起回门。

崔英不喜和这些半熟不熟的亲戚打交道的场合,太劳心费神,既要防着有人给她挖坑又要防着有人奉承求她让她托裴君慎办事,因此一场宴席下来她不免怀念起在淮柳阁那些清静的日子。

王氏自然能看得出崔英的心思,且她也想单独与崔英说会儿话。是以宴席一散,她便帮着崔英拒绝了那些想与她套近乎的各房夫人姑娘,带着她回了淮柳阁。

不过那厢裴君慎似乎很擅长应对这样的场合,崔英临走前无意间瞧了一眼男客那边的动静,就见他正与一位伯娘都眼生的中年男子相谈甚欢。

直到回到淮柳阁好一会儿,王氏才忽地恍悟道:“英儿,伯娘记起来了,那是你与瑾儿的三堂兄,名唤崔琅,他的曾祖乃是崔嵩明祖父的庶兄。”

也就是说“崔英”崔瑾与那人有共同的曾曾祖父。

这关系说远不远,但说亲近也谈不上多亲近。

若在后世,到他们年轻这一代很有可能已经断了联系。

崔英便没有多问,只与王氏寒暄了两句,得知此人之前十年一直在蜀地做县令,近日才刚刚被调任至大理寺做主簿后便主动止了话头,与王氏聊起长安近况:“伯娘,清康坊难民如今可有妥善安置之法?”

那些难民多是从宛城而来,今年宛城先是遭遇干旱,好不容容易熬过旱季竟又遇上洪涝,百姓们田地房屋尽毁,这才不得不逃难至长安求生。

提起此事,王氏既怒又喜,不由握住崔英的手问道:“此事裴二郎没告诉你吗?”

崔英闻言疑惑眨了眨眼:“他?他告诉我什么?”

王氏见状便知裴君慎当真半字未提,一边更加满意这孩子的为人一边屏退了身边伺候的人。

待偏厅中只剩她们二人,她才悄声向崔英第解释道:“当初难民一到长安,圣上便将安置难民的差事交给了户部李尚书。”

“圣上素有仁爱之心,恰逢如今国库丰盈,为了让其办好差事还另拨了五万两银子给他,按说这本就该是户部的差事,不管圣上不拨这银子李尚书都该好好办,不该起什么歪心思。”

“谁料这李尚书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把这五万两全贪了不说,还要将那些难民悄悄拉走给他做挖矿的苦力,敢有不从的当场就——”

后面的话,王氏没有说出口,只伸出手向崔英比了一个“杀人”的手势。

崔英眉心倏皱,怒而沉声:“此人当真是丧尽天良。”

贪钱还不够,竟连贫苦百姓的命都要贪!

王氏瞧见她这嫉恶如仇的神色,连忙拍了拍她的手安抚:“英儿不气,说起来此事伯娘可要夸夸裴家二郎。”

“此案乃是他暗中探查数日才搜寻出诸多人证物证上呈给了圣上,圣上当廷便革了李尚书的职将其押入水牢严加审讯。”

“那李尚书安插在清康坊的人手也叫大理寺官差全给揪了出来,后来圣上便点了户部左侍郎齐昀接手难民之事,还让瑾儿领了个监察的差事。”

李玄贞当然还点了其他人协助与监察,不过崔嵩明向王氏说起此事只是想让王氏与他说两句话,旁的人王氏不关心,他自然便不会提。

听到那残害难民的丧尽天良之人已被下狱,崔英面色总算好看了一些,同时她也想到当日求裴君慎救人时他给她设下的那一个个圈套。

虽说他的确利用了她,可他确实没有利用她做坏事,而是为了肃清贪官和救清康坊那些难民……思及此,崔英轻呼口气,至此彻底放下了她与裴君慎的旧怨。

“有伯安兄长监察,那清康坊之事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崔英相信伯安兄长的品行,想了想还向伯娘道了声贺:“圣上将如此重要的差事交给兄长,想来定是很看重兄长,兄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的仕途说不定比大伯还要顺畅。”

儿子出息,王氏自然高兴,在外人面前她或许还会遮掩几分,但她喜欢崔英,便也不设防,笑了笑道:“我也盼着瑾儿出息。”hr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