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上了节目导演组让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
就这还整顿内娱。
真正能整顿内娱的就只有上面。
整顿自然不是下发规定那么简单,还要去扶持相应的人,上下一起发力进行改变。
也就是说,徐川说的考题不是针对自己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展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了。
展示能力的事情,徐川已经在做了。
网络上,争议的内容在张妍的引导下渐渐的发散开了,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所谓的“前辈文化”。
这个词其实在日韩被讨论的比较多,毕竟那俩国家这方面确实离谱。
但就像徐川之前跟张妍说的那样,倚老卖老这种事情,在所有群体中都出现,甚至都不是职场,平时大家日常出行也会碰到。
所以,这种话题天然有讨论度。
于是乎,徐川的行为算不算是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对于职场的看法,算不算是对于职场压迫的一种反抗。
这两个问题被讨论的热火朝天。
这种情况下,梁茹君俨然成了“职场压迫”的代表人物,仗着资历深,欺负新人。
而徐川则是成为了一个有能力的“职场新人”的代表,手上有本事凭什么要被老梆子欺负?
年轻人是立场鲜明的支持徐川的,毕竟大家是同龄人。
然后稍微年长一些,有了很多社会经验的人,觉得反抗是可以,但过激不好,很容易适得其反,大家有时候还是要委婉一些。
总体来讲,大家对于职场压迫还是比较厌恶的,聚焦的点在于徐川的处理方式到底算不算好。
不过,也有一些压迫的既得利益者们,或者说想吃这口流量的人跳出来,批判现在的年轻人眼高手低。
各式各样的群体纷纷下场。
这下从娱乐新闻,讨论成了社会新闻。
“妈的,话题数据破15亿了。”就在同行讨论的时候。
突然有个人说道:“徐川又发微博了。”
这话一出,大家纷纷掏出了手机翻看起来。
只见在徐川在维博中写道:
【各位广大的网友朋友大家好,我从未想过会因为我引发如此大的讨论,关于这些讨论,我想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其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从去年在一个非常巧合的情况下被大家认识的。
如果那次算出道,那么我出道到现在满打满算大概10个月,每每回望这10个月的经历,我都会感到恍惚。
10个月的时间,我做了一档综艺节目,参与了一些商务合作,发表了一些歌曲,认识了很多人,当然也有很多人认识了我。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以及认识我的人当中,对我友善的有之、对我仇视的有之。
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精力泡在网上去浏览和我相关的信息。
看到夸我的我就开心,看到骂我的我就难过。
后来,我有意识的去计算了我开心和难过的时长占比。
我发现我难过的时间比我开心的时间要长得多,这并非因为骂我的人比夸我人多。
而是因为人对于负面信息的感知力要比正面的强。
其实这个道理,我所学的专业早就告诉过我了。
当时我以为我懂,现在看来我并不懂,我从未做到知行合一。
说这些其实是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好人和不那么好的人,这与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无关。
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我发那首《别蹭了》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确确实实的被某些事情给激怒了,我需要去证明自己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