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跑得比乌龟快多了,
为什么它们两个在一起,就数它总是成为失败者呢?
因为兔子有个习惯,
它喜欢跑跑停停喜欢四下打听风声。
当它听得时候呢,
听也就听了吧,
它还要竖起它的长耳朵。
竖长耳朵也就竖长耳朵好了,
接着要跑的时候,它的耳朵还是竖长着,
眼睛不往前看,头往下,盯着自己的脚底板,耳朵却向前竖长着,
这个时候,
突然就是一刀过去,
马上就会有兔子耳朵可以吃了。
好在我说的兔子还是有再生能力的,
据说似乎师从乌龟,
不是有句话说,名师出高徒吗!
兔子的再生能力自然也差不到那里去。
大概是耳朵被切了多的缘故吧,
条件反射了,
它也就不再时不时地竖起耳朵听了。
它不听就不听呗,
它还不跑了,
习惯被压制了,连与此无关的本能似乎都被同样地压制了?!
俗话说: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但是兔子的耳朵好像也是“长”不了的。
它耷拉着自己的耳朵,变成了“短耳兔”或者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干脆就变成了短耳兔了。
谁知道呢?
我们知道?
对啊,但是兔子不知道啊。
去告诉兔子?你说我们谁去告诉兔子?兔子能听得懂吗?
好在兔子也不是不跑的,
它在一处停留了太久了,马上就有人去切它的尾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