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说教育孩子,我们妇人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懂得那么多道理教育孩子。
大帅,女娃子能读书。将来她们也能教会他们的孩子读书,她们孩子的孩子读书。。”
李枭看着这个妇人有些瞠目结舌,他没想到这样一个乡村妇人能够懂得这么多道理。
李枭当然知道一个识文断字的母亲,会对儿女的教育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你识字?”李枭觉得眼前这个妇人应该识字才对,不然绝对说不出这样有道理的话来。
“民妇识得几个字,小时候家父教过私塾。”妇人小声说道。
“哦,你家里教过私塾?”李枭有些奇怪,易县就够穷的了,山里面的一个庄子居然还有私塾。
饭都吃不饱,还能上私塾?
“家父是秀才!”
“哦!不知道老先生如今……!”
乡村里面出个秀才本身就不容易,而且居然还在穷山沟里面办私塾,这更加的不容易。
“家父十几年前就饿死了!”妇人的语气里面带着悲凉。
李枭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位乡村教育家,在一个温饱都难以保证的村子里面教私塾。
被饿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仓颉足而知礼仪!
古人尚且知道,吃饱饭是第一位的。
你能指望那些饭都吃不饱的人,满脑子还想着四书五经的道理?
他们不知道吃不饱饭的人,对于知识的兴趣,远没有粮食来得重要。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车马多簇簇!
……!
这只不过是精神胜利法,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粮食,布匹,更多的粮食和更多的布匹。
李枭没办法和妇人说这些道理,这些人已经钻进了牛角尖儿。觉得读书大过天!
你能指望一个在穷乡僻壤办私塾的落第秀才,能教出一个机智多变的女儿来?
“你叫什么?”
“牛王氏!”
“牛王氏!教授女孩子读书,我是同意的。毕竟女孩子也有适合她们的工作,例如学校里面的老师,医院里面的护士,还有棉纺工厂里面的女工。
可凡事需要循序渐进,目前我能给你们的,只能是一座乡村小学。所有大明的孩子,只要愿意都能来读书,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当然,这得他们得到她们的父母同意才行。”
“农人粗鄙,他们的目光短浅,根本不知道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即便是要读书,也只会送家里的男孩儿去读书。
家里的女娃子,则被留在家里干活儿。妇人得不到教育,会让愚昧传给下一代的。”
“牛王氏,你既然识字,你可愿意教书?”李枭忽然间有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