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陈世美后来娶了谁 > 第8部分(第3页)

第8部分(第3页)

那个少年长得唇红齿白,面容中甚至秀气的像是沾了露水的绿芽,露珠滚动,却是将那一抹秀气映衬的越发勾人。

这样的人如果是正经且家世清白的话,是不太可能是田舍郎。田舍汉家里每日做活,日晒雨淋的,一个个面皮都开裂了,怎么可能养出这等俊俏的儿郎?

就在罗仲达打量那个少年的时候,那个少年转过头来,对他颔首。

罗仲达也点头回礼。

或许这是哪个前来求学的吧。他想道。

作者有话要说:  楠竹已经……长成少年,女主……你加把劲长……要保住他的贞操啊

☆、斗茶

男孩子启蒙是一个老师,到了年岁大了要开始着手准备拜一个人品学识出众的老师,这种老师要么就是自己父亲的好友,要么就是到那种比较好的书院里去。

越好的书院出人才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些同窗才有比较高的交往价值。

古人也不是不明白有几个好同学的好处的,也别把古人看得太蠢。说古人蠢的,那么现代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毕竟很多经验和智慧根本上是从古人那里继承过来的。根子要是愚蠢的不可行的,丫的早就被灭了,哪里还可以指手划脚的。

罗婉是没有那个可能性和两个哥哥一样,去书院读书认识几个同窗在父亲打定的基础上继续扩展人脉神马的,她就只有在家里跟着那位西席先生摇头晃脑的读诗经,还要接受一番先生“诗三百,思无邪。乃是道后妃之贤德。”这种花季护航的洗脑教育。

罗婉听了先生的话,板着一张脸。手里还拿着书,耳朵里听着那边先生在胡诌这首诗是怎么凸显了古人的贤德,还有讥讽昏君的。

罗婉看了看手里的那首诗《静姝》。

这首诗左看右看不都是在说一个怀春骚年,拿着一个妹纸送他的芦苇管子,在城墙处蹲着等妹纸。

哪里来的高尚品德?哪里来的讥讽昏君?

她抬眼看着那边坐着的西席先生,他是没有抬头看她的,手里拿着那卷书,坐在那里手边放着一盏热茶。

宋代的茶和唐代的已经大不一样了,唐朝的茶不但是供给贵族的,而且还会拿什么盐姜米一锅炖的。在宋朝这么干,保证会被人围观。而且茶叶在这会上至大内下达普通士人都好饮茶,虽然制茶的方式和现代不同,但是饮茶之风却是相当浓厚。因此罗家拿出片茶来给西席先生解渴,也不是什么太不可思议的事情。

“毛诗三百思无邪。”先生瞧着那边的女娃看着手里的书卷,眼神都开始发直了。就知道小娘子开始发呆了。

先生教女学生纯粹是无奈,小娘子们读书识字就算是个才女,也不能去考进士来给他这个师傅脸上添光,他心底还是更想要教小郎君。不过这家本来就是士大夫之家,家风正且家主有官职在身,出的钱米也很叫他心动。毕竟他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张着嘴等着吃饭。屡次考举不中,家里也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粮来给他考试了。心里再想考试再想小娘子不值得一教,为了全家的肚子,他还是来了。

先生见到罗婉坐在那里眼睛发直,一看就知道神游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先生心里不悦,虽然说小娘子们不必和小郎君们一样,但是为人师表的自尊还是很不喜欢学生走神的。

“咳咳!”先生手握成拳放在唇上咳嗽了一声。

罗婉闻声看向先生。

“这诗可懂了么?”先生一本正经的问道。

不就是怀春骚年抱着芦苇杆子等妹纸么?有什么不好懂的。罗婉在心里吐槽,很简单的事情为啥要说的那么复杂。

“学生懂了。”罗婉低下头一副好学生的模样说道。

简单事儿说的复杂叫人晕头转向,她以前又不是没见到过,心里吐槽一番也就过了,大家彼此面上能过得去就好。

正屋里张氏刚从外面回来,她眉眼带笑看着就是一股和气,服侍的婆子见着大娘子心情好,也弯下腰来,“今日喜鹊在枝头上叫的很欢呢。”

“这倒真是喜事来着。”张氏听婆子说起喜鹊叫的欢,脸上的笑更加浓厚,“果然好事就是连枝头的雀儿都来凑热闹。”

婆子脸上堆着笑讨好道,“连雀儿都来报信呢。”

“大嫂有身了,这的确是好事。”张氏说道,今日她出去和那些相识的大娘子们相聚。这次去倒是没见着大嫂陈氏,一打听才知道大嫂又有身了。

虽然说小姑子和嫂子容易不和睦,但是张氏和陈氏的关系还真是不错,彼此之间也没有过小姑子欺负嫂子,或者是嫂子给小姑子暗亏吃的事情。

张氏想起陈氏在生育上的不顺,前十几年那些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的孩子,心里也叹息一声。好不容易才养下大郎和二娘呢。这下多一个孩子,不管能不能养的住,好歹是能松口气了。

“可不是好事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