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VHS录像机经过这些年的普及,价格普遍在200美元以下,今年是DVD播放器的上市元年。
索尼、东芝、飞利浦等厂家所生产的播放器这几个月陆续上市,售价均在500~600美元之间。
相对高昂的售价使得DVD播放器并没有在上市最初阶段就形成太大的浪花,而是有条不紊的销售着。
在北美市场上市3个月的时间里,几家厂商的DVD累计销量仅为14。6万台。
DVD播放器的售价在500~600美元之间,而奈飞一年的订阅费用是多少?
15。99美元*12,约等于192美元。
小学生都能算的明白,奈飞这一波营销简直跟给用户送几百美元没区别。
活动挂在网站首页当天,奈飞网站的浏览量暴增350%,直接收获了1240名年度订阅用户。
次日,网站浏览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再次增长210%,年度订阅用户增加至2560名,奈飞的这场营销活动已经传遍了硅谷。
第三天,马克·伦道夫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
“1年之前,我们敏锐的发现了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在一个价值百亿美元的市场上打造一个重要的商业品牌,推动DVD这个目前增速最快的消费电子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3个月之前,奈飞开设了全世界第一家互联网DVD租赁商店:,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DVD电影储备,全部可供租赁。
3天之前,奈飞践行自己的诺言,我们以百分之百的诚意向每一位热爱电影的朋友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参与到这场改编大众观影习惯的革命之中。
……”
《华尔街日报》上这篇标题为《改变好莱坞?or改变世界?》的采访报道让马克·伦道夫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美国商业界。
美国百年商业史上,各种花样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穷尽巧思。
奈飞的促销活动远称不上独具匠心,却凭借着扑面而来的“壕气”
震撼了所有人。
你网站一年的订阅费用才不到两百美元,就敢送五六百美元的播放器?这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
当然,大家都不清楚奈飞所送的这些播放器是以怎样的价格采购的,但即便是采购价格低一些,也不至于低到跟奈飞的年度订阅费用一个价格。
奈飞这么做,始终都是要亏钱的。
商业界的传闻向来传播的很快,很快就有人打听到了具体的消息。
据说奈飞促销用的DVD播放器的采购价格为每台300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在这场活动里,奈飞在每位订阅用户身上投下了108美元的营销成本。
不仅如此,如果算上宣传成本、DVD租赁成本、邮寄成本、人工等各项支持,奈飞获得一位长时间订阅客户的成本可能高达150美元。
美国互联网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烧钱”
,但像奈飞这样不计成本的烧钱却很少见。
尤其是奈飞还只是一家初创公司,敢于如此烧钱,举动堪称疯狂。
但所有人不得不承认的是,奈飞此举虽然简单粗暴,却在短时间内收到了奇效,不仅让奈飞在短短几天之内蜚声美国商业界,更是为网站留下了大量用户。
“奈飞请你看电影”
活动上线一周时间,奈飞的网站浏览量暴增3250%,稳居Pointmunications十大热门网站榜单TOP1。
订单量由原本的每周200~300单飙升至单周7500单,为了应对突然暴涨的订单,奈飞不得不临时雇佣15名专门负责打包、出库的员工。
在订阅用户方面,一周内奈飞的月度订阅用户累计达到1。45万名,年度订阅用户达到了3750名。
这也就意味着奈飞将要送出3750台DVD播放器,仅仅是这一项费用,奈飞就要支持百万以上的美元。
再加上订阅用户的暴增,奈飞也势必要继续大量采购DVD录像带,有关注奈飞的投资人测算,仅仅一周时间,奈飞至少要烧掉200万美元。
这样疯狂的烧钱营销让许多投资人感到一股不寒而栗,却也让他们看到了一种可能。
奈飞这一招营销手段看起来粗暴,但细细品味,却隐藏着对于商业运作和人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