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柜、骨灰堂、灵堂、殡仪大厅……
走了一上午,林朝阳了解了不少殡葬行业的内幕,但在殡仪馆待的时间长了,总感觉身上被传染了点腐朽的味道。
到中午时,萧志成请林朝阳吃饭。
走出殡仪馆时恰好日上中天,阳光洒在身上,一下子驱散了林朝阳心头的阴霾。
点完菜,萧志成见林朝阳有意无意的嗅着肩头的气味,笑着说道:“林生第一次来殡仪馆,肯定不习惯这里的气氛和味道吧?”
林朝阳如实点了点头,“有点。
我之前觉得应该以平常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殡葬这个行业,但走近之后,心理上难免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而且……”
林朝阳嗅了嗅鼻子,“好像确实有股味道,像烟、像油,说不上来。”
“烧烤林生吃过吧?殡仪馆要火化遗体,味道跟烧烤的油烟味差不多。
不过我们的设备比较好,很淡!”
萧志成说话的时候,一份叉烧饭正好端上来,林朝阳看着饭突然间没了食欲。
萧志成却吃的很香,边吃还边给林朝阳讲些他小时候在殡仪馆遇到的一些趣事。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殡仪馆历来是恐怖故事的发源地,可在萧志成的讲述中,却尽是些稀松平常之事。
“萧生这么多年,就没有过另类的遭遇吗?”
林朝阳好奇的问。
萧志成笑着说:“干我们这行的,说不信鬼神不可能,但最关键的是敬鬼神而远之。
我馆里的工作人员倒是经常说自己见过,可我看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也没什么事。”
听着他的话,林朝阳笑了起来,萧志成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鬼神之说之所以会吓住人,多是因为有恐怖事发生,如果一个人能生龙活虎的跟你讲他见过鬼,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萧志成是个忙人,能抽出一上午的时间陪林朝阳参观殡仪馆已经是相当大的尊重了。
吃完饭,萧志成让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给林朝阳办了个工作证,让他可以随意进出,随时可以给馆里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然后便告罪一声,去忙别的事了。
据工作人员说,殡仪馆每到夜晚总是状况频发,林朝阳要是想积累素材的话还是应该晚上来,还可以跟着听差的去收遗体。
林朝阳想了想,自己才第一天来,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别一上来就玩这么大,傍晚便回家了。
到家之后,他先跑到卫生间冲了个澡,给全身打了好几遍沐浴露,差点洗秃噜皮。
陶玉书调侃他,“你不是总说自己是无神论者吗?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死吗?”
“知易行难啊!”
林朝阳轻叹一声。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朝阳仍继续在香江殡仪馆采风,适应了两天之后,他开始跟着仵工去收遗体。
去的地方基本就是三种,居民家、医院和警署的殓房(停尸间)。
去居民家的活是相对而言最舒服的,逝者大多走的安详,家属面有悲戚,但表现大多理智宽厚。
到医院的话,次一点,逝者大多是病死的,遗容不很好看,家属的哭声更凄惨,时不时的要有争吵发生。
殓房的活是仵工最不愿意干的,收到的经常是遭遇横祸之人,有些尸体都是支离破碎的,都是福伯(法医助手)给缝缝补补的,惨不忍睹。
不过这类遗体有个好处,化妆师要为遗体修容,多赚个上香钱。
化妆师阿莲是七十年代来港的,当时被姑母带进了这个行当,一开始还为赚多了钱而沾沾自喜,后来在知道自己走了一条怎样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