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水灾,杨傲就可以提前派人去治理。
亦或者,重用相关事件的能人等等。
这也意味着,杨傲处理国事已经到未卜先知的地步。
大隋国事在怎么繁重,也不会堆积起来。
更何况,他有房玄龄和魏征等人辅佐。
裴矩等人的能耐也不差。
在保证皇室权利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政务的繁重。
杨傲思绪之间,房玄龄突然到来:
“臣,参见殿下。”
“玄龄,辎重的事情如何?”
杨傲问。
“正在抽调,第一期动用的粮草数字尚未客观。”
房玄龄如实回道。
“不错,只要第一期粮食充足便可。”
杨傲淡淡说道。
“可是后续呢?”
房玄龄有些担心。
“你认为,后续应当如何?”
杨傲反问。
“臣认为相关政策,需要一定时间才有效果,短时间内粮食必然不足以支撑远征。”
房玄龄直言。
“不错。”
杨傲点了点头。
“殿下绝对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臣必然有重要的一点遗漏。”
房玄龄直言。
这就是聪明人,不会怀疑杨傲决策,只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房玄龄跟了杨傲那么久,不说全部了解,但至少了解做事风格。
“既然都是远征,踏足蛮夷领地,粮食还用愁?”
杨傲微微眯眼。
“这。。。”
房玄龄身躯一震,猛地反应过来。
“以战养战。”
杨傲直言。
“原来如此!”
房玄龄恍然大悟。
“以战养战加部分己军粮食辎重,足以支撑远征,不出半年新的粮食赋税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