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回来了。旭哥儿来啦,进来坐坐。”
郭怀旭很有礼貌道,“多谢婶子,原想进去给叔叔婶子请安,只是明日就要早起去祁州,等回来后再来叨扰叔叔婶子。”
不是他不想进去,他手里还拎着沈珍珠给的包袱呢,怕沐氏看见了不好。
沐氏责怪女儿,“怎么也没提个灯。”
郭怀旭解释道,“婶子不用担心我,这路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家。我先回去了,婶子快进去吧,外头风大。”说话的时候,他把手里的灯还给了沈珍珠。
沐氏只来得及嘱咐一声,“在外要多当心。”
郭怀旭嗯了一声,与母女二人告别,独自归家。
沈珍珠进到堂屋就看到沈复年正在那里看一本书,奇怪问道,“爹,您在看什么?”
沈复年一边翻一边道,“挑日子。”
沈珍珠更奇怪了,“您挑日子做甚?”
沈复年头也没抬,“给你大舅送行。”
沈珍珠立刻拍手,“爹,大舅和表哥去考试,这可是大事,咱们要送什么好?”
沐氏端着饭进了屋,“要我说,送什么都不如送银子。你大舅家里只有一个铺子,田地也不多,这么多年得亏有个学堂撑着。我听说那王家大老爷也想办学堂,到时候肯定有学生会往王家去,毕竟王家出了个县丞。”
沈珍珠端起碗就吃,“娘不用担心,这回大舅中了举人,表哥再中个秀才,那什么王家不够看的。”
沐氏把一大碗菜端到女儿面前,“多吃些,举人岂是那么好中的,你外祖父以前考了十几年都没考上。”
晚上沐氏做了两个小菜,一个是凉拌小黄瓜,一个是辣椒炒鸡蛋,两个都是沈珍珠爱吃的。
每天在铺子里忙碌,回到家后沈珍珠就想吃顿像样的饭菜,“爹,什么时候给家里雇个婆子?于老爷那里还没有合适的人吗?”
于老爷是镇上最大的中人。
沈复年轻轻翻黄历,“我去看过几次,那些婆子要么邋里邋遢,要么嘴巴碎,还有人听说手脚不干净,这种人岂能雇。再看两回,要是没有合适的,我去县城雇一个。”
就在沈珍珠一家子准备给沐家父子送行之前,王明月再次给她下帖子,这次,王明月只请了沐云檀和沈珍珠。
王明月准备的很充足,姐妹两个到王家时,她亲自到垂花门外迎接。
“沐姐姐,沈妹妹,你们可算来了。”经过了上次的宴席,王明月对二人的称呼也变了。
沈珍珠开玩笑,“明月姐姐,这会子荷花都没了,你难道要请我们看桂花吗?”
沐云檀笑道,“看什么花,明月就是最好看的花。”
王明月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人夸赞自己貌美,虽然有些不大自在,脸上仍旧带着笑,“我不如妹妹,想夸赞妹妹,一时竟想不到什么好词。”
旁边王二姑娘也赔笑站在那里,“姐姐,咱们进去说话吧。”
王明月连忙道,“看我,失礼了。”
王明月在前,带着表姐妹两个进了自己的屋子。沈珍珠特意看了一眼墙角的那口大缸,里面只剩下一片叶子,花儿都没了。
到了屋里,王明月亲自给姐妹两个奉上茶,“这是我从外地带回来的,虽然不是什么好茶,胜在少见,沐姐姐和沈妹妹尝尝。”
沈珍珠轻轻嘬了一口,味道很轻,倒是有些上辈子她喝的毛尖的味道。
王明月主动搭话,“才刚我见沈妹妹看那荷花,这会子季节不大合适,等明年一开春,妹妹来移栽一些过去,养在院子里,倒是个趣味儿。”
沈珍珠笑着回道,“缸里面还能养两条鱼。”
沐云檀笑,“三句话就漏了底,明月说的雅致,偏你是个大俗人。”
沈珍珠又嘬了一口茶,“俗人有什么不好,俗人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