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刚冒出来,突然头脑一阵眩晕。
盛南汐一个踉跄,险些没站稳,还好身后的杂物托着她,让她不至于摔倒在地。
盛南汐正缓着劲儿,一抬头,只见被灯笼染的红彤彤的院内,几道小小身影欢快的跑过,头顶绒帽毛球飞扬。
随之而过的,是小孩子欢快的笑声、摔炮声。
几个男孩似乎在比谁的摔炮摔得更响,人数太少又有些无趣,往右边的小屋门前凑了几步,扯着嗓子喊——
“秦泽!别在屋里窝着了,快出来玩儿啊!”
听见声音,正在切菜做饭的潘二姐和郭嫂子回头看了一眼,嘱咐了自家孩子两声,让他们别跑远,便又回过头接着聊天忙活。
切菜声、灶上炖菜咕嘟声、门外孩童笑闹声,连同小巷里或远或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分外热闹。
但声音最大的,还要数院子里的电视声。
春节晚会还没开始播,电视里正放着电视台提前录制好的春晚特别歌舞节目。
大院儿几家的老人和孩子、不用备年夜饭的男男女女,正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嗑瓜子,一边笑意盈盈的闲聊。
盛南汐扶着墙站起来,隔着被烟熏黄的厨房玻璃,一眼就看见了背对着自已坐着的公婆秦永康和孙美玲。
公婆从前整天嚷嚷着身体不好,有事没事就在她面前哼哼唧唧的喊不舒服。
上一世她心疼她们,生怕老两口累着,凡是重点累点的活全都自已揽下。
别说平常的一日三餐了,就连吃年夜饭都是自已包圆,每年都几乎一个人在厨房里从中午忙活到晚上。
每次他们倒是吃得开心了,她累的两腿发麻胳膊发酸,再丰盛的菜都吃不出香味儿,还得勉强维持着笑脸陪着守夜。
公婆一开始还装模作样的客套一下,说两句“你辛苦了”之类不痛不痒的话,再给她夹两个她自已亲手包的饺子,就算是体贴儿媳妇了。
就连街坊邻居见了,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个不停。
每次听见夸奖,公婆也是一副格外荣幸骄傲的模样,拍着她的手说“简直比我亲儿子还要贴心”。
就连有时候她和秦昀川有冲突,公婆也总会站出来调停,让秦昀川让着她一点。
为此,街坊邻居几乎都知道他们秦家娶了个好儿媳妇,婆媳关系好的不得了,不少人都羡慕。
甚至每次见到盛南汐都要夸一句“嫁到这么好的人家,你真是好福气哟!”
她也受宠若惊,欣慰不已。
公婆如此体谅,孩子和丈夫又吃得那么开心,每年的年夜饭,盛南汐都觉得只要能让一家人开心,大家和和睦睦的生活,就算再忙再累也算值了。
然而时间一长,公婆似乎也习惯了她的付出。
从年夜饭开始,她们不再会给她夹饭夹菜,也会经常忘记说那句“辛苦了”,甚至有时还会皱着眉头,不满的说——
“这次饺子的馅儿怎么那么咸啊。”
“这菜里面的肉,怎么好像比买回来的时候要少?”
每次说完,不等她辩解,就会看似大度的摆摆手。
“没事儿,这次就这样吧,下次你注意着点就行。”
质疑她,又不听她的辩解,仿佛是她们在大度的包容她这个“不懂事”的儿媳妇,搞的她经常当真觉得是自已做的不够好,愧疚许久,下意识做的更贴心努力,买更多吃的喝的,以此弥补。
公婆也就心安理得的享受,并时不时用上一次这个招数,乐此不疲。
只有盛南汐自已知道,上一世的她心里有多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