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听闻消息,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
她看着受伤的苏晚,心疼不已,转而愤怒地斥责剧组,“你们是怎么做事的?这么重要的设备都能出故障,这要是出了人命怎么办?”
李姐的声音尖锐而有力,眼神中满是怒火。
剧组负责人连连道歉,“李姐,实在不好意思,是我们疏忽了,我们一定会负责到底。”
经过协商,剧组最终决定对苏晚进行赔偿,以弥补此次事故带来的损失。
就在苏晚的伤势稍有好转,继续投入拍摄的时候,国外一位知名影评人来到了剧组探班。
这位影评人在业内声名远扬,他的点评往往能决定一部影片的命运。
他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苏晚的表演。
结束后,他走到苏晚面前,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欣赏,“苏小姐,你的表演很有张力,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可以更加细腻。
比如说,在情感转折的地方,你可以稍微停顿一下,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
苏晚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她虚心接受了影评人的建议,并在后续的拍摄中努力融入这些技巧。
随着不断的尝试与改进,她的表演愈发精湛,仿佛整个人与角色融为一体,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感染力。
影片中有一段至关重要的情节,需要苏晚用流利的法语对白。
为了这短短几分钟的戏份,苏晚前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她每天都抽出大量时间学习法语,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语调。
然而,拍摄当天,尽管她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当站在镜头前,面对众多工作人员的目光时,紧张的情绪还是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
“Action!”
导演一声令下,苏晚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她的表演。
可就在说出第一句法语台词时,她还是因为紧张出现了口误。
苏晚心中一沉,她知道,这样的失误对于追求完美的她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导演,我想重拍。”
苏晚毫不犹豫地说道。
导演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再来一次。”
然而,第二次拍摄时,苏晚依旧因为紧张,在一个关键的词汇上发音出现了偏差。
她的眉头紧紧皱起,脸上满是自责。
“导演,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行。”
苏晚的眼神中透着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