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都在等待这千古名篇的出世。
而一旁的赵通判,面色却一点点僵住。
他的子侄,似乎。。。。。。。。距离文学政越来越远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关敬整个人都呆住了,半晌才深吸一口气,喃喃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闭目再诵一遍,方才睁开,眼里尽是难以置信。
“此词!
此词!”
他看向王昭,几乎是失声道:“辛公子!
此词,堪称千古绝唱!
纵观古今,咏月者不计其数,然能将月的冷清,赏月人的心思,还有看客的感情都叙述出来的,无出其右。”
台上的众人也都在回味这首词。
但无论官职高低,都不得不承认这首词的厉害。
紧接就是四面八方传来的掌声。
“好词!”
“好句!”
连先前心中不服之人,在听闻后也不得心服口服。
王昭站起来,起身拱手:“多谢各位大人。”
这时候他也不敢谦虚,毕竟苏大学士的词根本用不着谦虚。
所谓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文关敬站起身来,郑重抱拳:“辛公子,你的词力已非一般之文士可为。
若你愿意,老夫可为你引荐于府学,甚至推举你入贡院,此等大才,不应该埋没于乡间野道。”
王昭连忙摆了摆手。
自己作词还不是为了脱身。
到时候重回京城不是直接露馅了?
“大人厚意,在下心领。
可我心志并非功名。”
文关敬望着他,竟一时无言。
过了许久,才轻叹一声,喃喃道:“这般胸襟,倒比登第之人,更胜千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