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学子说罢,不待回应,拎起文卷。
对着学政大人微微拱手。
头也不回地走下台阶。
“那不是之前的四大才子之一的周杰吗,他怎么离开了?”
看台上的文官有些意外。
很显然,这个学子在庆阳府也是出了名的了。
终于文关敬皱起了眉头。
随便扫视了一圈,发现很多学子都没有动笔。
他看了眼台前堆积的诗稿,随后回首吩咐身旁随从:
“去看看,到底是谁的词,竟能令众学子无从下笔。”
随从不敢怠慢,快步下台。
左问问,右瞧瞧。
不多时便找到了一直被下面学子传看的词。
急急忙忙地走了回去。
递给了文关敬。
“回大人,是这首,您看。”
他说着将纸呈上,小声解释道:
“这首词不知何人所作,但已传遍场中。
看过的学子无一不受到影响,无从下笔。”
文关敬接过,眉头微皱,但只一瞥。
眉宇便不由的舒展开来。
只感觉自己的眼睛像是吸在了纸张上,
待读完通篇,竟久久没有开口说话。
他指尖在词末轻点,想要寻找本词的作者。
翻来覆去,却发现纸上没有署名。
只是在末尾处有一道极小的印记。
单字一个辛。
“辛?我们庆阳府似乎没有这号人物啊。”
文关敬略微思考了一下。
看着台下的众人开口道:
“此词。。。。。。当为此次文会之首!”
随后他放下词,抬起脑袋看向台下众人,缓声道:“诸君,我本意为诸位设一道文试,却不料先有一词,已经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诗会尚未终,却已有真章在前。”
台下学子无不低头,只要有一点文学鉴赏能力的人,都不敢开口自己可以做词做得比这首好。
“若有人知此词作者,还请告知。”
文关敬又道。
这时,刘儒起身拱手:
“回大人,此词出自之前进入酒楼的一位客人,周兄曾经想和他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