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中惯例,先由礼部尚书、户部侍郎等人轮流禀报民间祭祀安排、赈灾银两调拨等事务。
各部门有司,进行这段时间的工作汇报。
武勋呢,则是报告这些年征战的成果。
说白了,就是要军费,要赏赐。
然而,就在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的时候。
忽然,一名身穿青色朝服、头戴乌纱帽的绿袍言官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右谏大夫,王直。
他直挺挺站在金銮殿中。
拿出玉牌朗声道:
“陛下,臣有一言——宁国侯府乃朝廷命臣,因罪受判,其子王昭亦当服从流放,然臣昨日查阅刑部簿册,又在戚里暗访,宁国侯世子今日未曾前往刑部报到,此举,是否有抗旨之嫌?”
没想到王昭昨日想的真没有错。
这群言官还真在宁国侯府旁偷偷监视着。
这是把他当业绩刷了。
此言一出,百官微微一静。
赵潜挑了挑眉毛,虽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神情,但此举正合他意。
之前打压武勋在他看来还是不够的。
武勋们在朝中的势力依旧庞大。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转头看向前排的一位文官。
“孔爱卿,宁国侯世子今早可曾前去你刑部报道?”
刑部尚书孔彦之缓缓出班,拱手答道:“启禀陛下,确实像王大夫所说,宁国侯世子并未前来。
臣本以为其稍晚便至,但至上朝之前仍无音讯。”
赵潜面无表情,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借题发挥。
正要开口,忽听有人轻笑一声,语调飘飘:
“陛下,依臣之见——这是宁国侯府不将圣旨放在眼中,欺君罔上,岂非对圣断有所不服?如此抗命之徒,若再姑息,日后恐酿大患。”
众人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前方。
出乎意料的。
建言者正是内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谢东阳。
此人原本喝宁国侯相交不浅。
可以说是文官中于宁国侯关系最好的那一个了。
没想到今天竟然出此言,落进下石!
“陛下,微臣看,宁国侯教子无方,世子行为荒唐,藐视皇家威严,理当削爵除国,以儆效尤!”
他话刚说完,武勋那边便一片哗然。
纷纷怒视。
”
陛下,宁国侯世子长居凤阳,他爹爹也是一直在为国朝打仗,或许不懂刑部的规矩。”
一名身材肥胖的武将从中出列。
微微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