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天启预报风月 > 第117部分(第2页)

第117部分(第2页)

天启七年二月初一的早上,在关上哨兵紧张的关注下宁远关唯一的小城门慢慢打开了,一队明军牵着马缓缓出了关。领头的人姓白是袁督军的亲兵队长,他见所有人都出来了就向城头上挥了挥手然后翻身上马,随着关门的关闭这队人马慢慢地向前进发,路过几座哨塔时只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继续上路。

白队长姓白但人却长得很黑,高个子红脸膛典型的山东大汉,一路上寡言少语的只是不住地左顾右看,生怕不小心中了陷阱埋伏。一路经过松山、塔山等地到了锦州时已经是中午了,大家在废弃的锦州城外歇息顺便啃点干粮喝了点水,这时旁边的一个小兵一边吃东西一边问白队长道:“队长,你在看什么呢?”

白队长轻轻地说:“我在看锦州城,在想这有人和没人就是不一样,以前这里是很兴旺的,你看这荒凉的样子真让人心中不好受。”

问话的小兵说:“这么险要之处为什么没人愿意据守呢?”

白队长说:“锦州虽是险地但也是个死地,它并不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这样的地方只可为补给站而不能是坚守处。锦州只要被人一围,里面的人无法逃脱不说,敌人还可以自如地到松山、塔山一带设伏围点打援。”

小兵想了想说:“白队长真厉害,不过我们因为不好支援和补给所以放弃了锦州,为什么女真人宁可固守义州也不愿意守锦州呢?”

白队长摇了摇头说:“这个我也不明白,到了义州后去问问女真人去吧。”

吃完东西一行人就继续上路,下午时到了义州城外不远处遇到了义州守军的游骑,双方先是戒备喊话,弄清楚明军的来意后大家一同来到义州城下。趁女真人进城禀报的当口,白队长仔细观察了一下义州周围的环境,又向随同来的十几个人递了个眼色让他们仔细观察,一会儿就有人来请他们进城去。

进得义州城内的守将府前下了马,进府后白队长让其他人在一旁等候,自己带了两个人随同带路之人进了大堂。堂上高坐着一个四十来岁身穿皮甲的男子,手里拿着一封书信正在看,这书信就是刚刚送进来的问讯书信,是侯恂写的主要是问为什么过了半个月还没人来谈判,是无意失了期还是有什么其它原因。

看信的男子就是义州守将刘兴祚,他看完信后扬了扬手中的信问白队长:“你们是哪里的明军?这封信是谁写的?”

白队长知道刘兴祚想弃暗投明的事,但不知道他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想法,假如刘兴祚几年前是一时冲动或者说是虚情假意,那么自己如果贸然挑明就很危险,很可能被杀了灭口。不过现在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见刘兴祚既没斥责他不行礼也没请他坐,于是站着回答道:“在下是宁远督军袁可立大人的护从,这信是代表我大明天子前来谈判的副使侯恂侯大人写的,袁督军和侯大人都要在下向刘将军问好。”

刘兴祚听白队长提到袁可立,心头大震却又不露声色地说:“本将这么多年来一直很好没有什么变化,不过还是要谢谢他们的问候,不过你们问的这个消息本将也不知道,你们先下去休息一下等本将派人去问过再说。”

等白队长等人离开后,刘兴祚问两边的几位佐领该怎么办,虽说他名义上是这里的最高将领,但几位女真佐领明显是代表皇太极来监视他的,问问他们的意思不会有错。几位佐领确实是有监视刘兴祚的秘密任务,不过对这种事还是拿不稳,只好建议让人去广宁或沈阳去问一下,皇太极正率部盯着插汉部的林丹汗,准备寻找机会扑上去狠狠地咬一口,广宁正是皇太极的补给和中转要地他很可能在那里,假如皇太极不在广宁再去沈阳。

不知道皇太极多久能回信,刘兴祚第二天让白队长带人先回宁远,说等有了消息就派人去通知,白队长离开之时刘兴祚亲自带人送行,到了义州城门口时刘兴祚对白队长说:“既然我们双方正在谈判,相信我们双方今后不会再打仗了,等两国签了盟约成了兄弟之邦,我们都会到大明的各地去玩玩,到时候白老弟可要给我们作向导啊。”

白队长笑着说:“军国大事在下一个小兵不敢参言,不过如果真有永远和平的这一天,在下欢迎刘将军和其他几位将军到在下家里作客,到时候在下一定扫榻相迎。”

皇太极正是在广宁,收到刘兴祚的信几天后皇太极派人从小路传回了回信,意思是负责谈判的正使多尔衮犯了错正在受罚,另一个副使范文程偶感风寒生了病正在治病。因为路途遥远信息不通所以没能及时送去消息请明朝方面原谅,现在要换人又怕麻烦所以请明朝谈判代表多等一阵子,等多尔衮受完罚范文程养好病再来。除了言语上的道歉,皇太极特意给瑞王和侯恂送来貂皮两张白银两百两表示歉意,同时,皇太极还指名叫义州一个佐领到广宁说明情况。

刘兴祚见皇太极表明了态度,一边叫人去广宁一边跟剩下的几位佐领商议,最后决定也派一小队人马去宁远送信,顺便还可以探探路看一下明军的动静。虽说双方久不打仗正在谈判,但世事难料还是知己知彼要好些。

二月中旬时义州派出的小队来到宁远,他们给袁可立、瑞王、侯恂转达了皇太极的意思还有礼物,随行的队长也私下会见了袁可立,表达了刘兴祚愿意回归明朝的愿望。袁可立先是对刘兴祚心怀故国的想法表示赞扬和肯定,但他没有同意刘兴祚现在率部归明,只让刘兴祚的这个心腹回去告诉刘兴祚,让他暂时忍耐等待时机,现在正需要稳定如果刘兴祚在此时率部归明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和不必要的麻烦。

237 心怀故国(中)

其实早在好几天前袁可立就根据白队长等人回来后的描述作了分析,从刘兴祚说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很好没有什么变化这话,分析认为他还是有回归明朝的想法,根据他有话不明说这一情形,知道他处境困难被监视。袁可立认为以目前朝廷的现状,在朝廷要整顿军队无暇顾及其它的情况下,假如刘兴祚突然率部反正,对明军的坏处大于好处。袁可立将自己的看法秘密送军务院,并在两天前得到军务院的同意。

孙承宗等人的意见也很一致,现在贵州正在平叛和整顿南方几省的军队,北方也准备找个地方把北方几省的军队依次整顿一番,现在已经没有精力和财力去另树强敌。就好比一个人正要做手术,再要他收拾行装去干苦力活就有些太过分。再加上刘兴祚现在率部反正效果不大,最好是暂时忍耐等待明军与女真人绝死拼杀的关键时刻倒戈一击,那样就可能对战争的胜负起关键性的作用。

刘兴祚送信的小队从宁远回到义州后,对刘兴祚细说了宁远之行的经过,刘兴祚对袁可立不同意他现在率部到宁远归顺感到失望,不过他也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就是约有一万多明军分布于大凌河沿岸,最近的据点就在离义州城不到二十里的山上。刘兴祚在接下来的几天有意派心腹之人去沿河巡探,远远地看了看袁可立传口信说的那个山头,发现那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去处,一般人不仔细看是看不出什么的。

就在刘兴祚心中大定决定等待时机之时,二月下旬的某一天有人来向他报告,说先前去广宁向皇太极汇报的那个女真佐领又带人通过小路去了广宁。刘兴祚顿时就动了疑心,心说上次这个佐领被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