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他最近编撰字典,朕请不出来,你们四家的儿郎都在东宫帮忙,你们不知道吗?”
尉迟恭哈哈一笑,道:“陛下,臣家的那逆子什么德行,臣能不知道吗?他大字不识一筐,哪里是帮太子的忙,就是他怕臣唠叨,东宫里躲清闲。
臣听之任之,也是想着,给太子打下手,耳濡目染,不说满腹经纶,至少能读通几本书。”
李世民暗道:要是耳濡目染李承乾那副德行,尉迟恭得少活几十年。
“去告诉房玄龄、魏征、高士廉、李道宗、马周、侯君集、张亮、李大亮、杨师道、孙伏伽、杜正伦、于志宁、薛道衡、萧瑀、唐俭等人去东宫。”
李世民从座上起身,道:“走,去东宫看看咱们太子。”
剧情转变太快,尉迟恭没跟上,一双瞪得老大。
李靖、李世绩、程知节瞬间清明,太子避嫌不愿意亲近朝中大臣,多半是皇帝此前抬举魏王欲取代太子的操作让父子离心,哪怕皇帝放弃了易储之心,太子仍是诚惶诚恐,谨小慎微。
再有,卢家一案太子的态度,朝中大臣哪个跟五姓七望没点儿关系,皇帝是怕朝中大臣背后对太子下黑手,所以拉人去东宫,居中调和,给太子攒名声。
李承乾回去休息了两刻钟,准时准点到崇贤馆打卡,朝中三品以上官员不少,依据文化水平高低,以尉迟宝林,程处亮为首负责照书名找书,以李德謇为首负责翻书查相关字涉及的古文言,魏叔玉和房遗直负责抄录翻查出来的字与古文言。
李承乾接过魏叔玉和房遗直抄录的手稿,删减字义重复的相关古文言,汇编成初稿。
李世民带人过来时,远远的就看见,众人有条不紊的工作,有说有笑,气氛十分和谐。
大抵是父母都愿意看到儿女努力学习的样子,众人不约而同露出笑意。
“太子殿下,这字典编完了,您要不再编点其他什么东西,我尉迟宝琳绝对随叫随到,风里雨里您一声吩咐,我立刻就来。”
程处亮笑道:“你可别在哪儿吹了,你躲到崇贤馆来,就是怕尉迟叔叔逼你念书,尉迟叔叔要是上朝,你能在崇贤馆待的住,那太阳得打西边儿出来了。”
李景恒一边翻书,一边道:“那可不一样,太子殿下说了,字典编成,在座的都要落款署名,往后史书上,咱们都是参与过《贞观字典》编撰的人。”
程处亮闻言大笑,道:“就是,等字典编出来,我家老爷子再说我不学好,我就要问他,您老人家满腹经纶,编过一本书吗?”
魏叔玉手上抄录的动作不停,最上还不忘吐槽:“我父亲也是一样,一查功课就是,你和太子都是我教的,看看人家太子写的策论,再看看你写的,同一个师傅,你怎么学成这个样子?我是天天巴着他去上朝,最怕他休沐。”
“就是!”
尉迟宝琳跟着附和,道:“我家老爷子天天说我大字不识一筐,那怎么了?说得好像他自已多有文化一样!”
李世民听得开怀,各家有各家的逆子,对比一下,李承乾实在是太孝顺了。
“尉迟宝琳,你个逆子,有种你今天别回去,打不死你,我就不是你老子。”
众人抬头去看,瞬间瞳孔地震,父亲组团视察工作,夭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