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翠翠愤恨咬唇,想到温姒的好运,嫉妒的想发疯。
***
而另一边的温姒,从热情的新舍友那里知道了很多消息。
比如她和应华凤都是市政外事部门外语培训班的,邬翠翠在她小姨手下工作,又是外语大学毕业,还在外语培训班工作。
所以经过层层筛选,推荐来了当翻译。
“要不是有这个培训班,邬翠翠不一定能考进我们外事部门。”姚苗花道。
就是设了这个培训班,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邬翠翠才有了这个机会。
想到什么,姚苗花咽下温姒买的水果,叮嘱她,“不过她心高气傲,又记仇,你小心点。”
姚苗花说的是邬翠翠,她在邬翠翠手上吃过不少亏,心有体会。
温姒点头感谢。
从第二天开始,温姒他们就开始进入忙碌的海城市政会议期,从四月底到五月初,共计八天。
比起那些忙碌的各界代表,温姒他们相对较简单。
不用参加会议,也不用接触任何人。
他们有单独的翻译房间,两人一组。
温姒和胡承羡一组。
难翻译的主要是那些浓缩的古言古句,还有政策话语,以及官话。
必须要精准无误地传达清楚。
高强度的聚精会神,令温姒异常兴奋。
她感觉自已好久没这么努力了。
跟温姒一组的胡承羡,自从和她一起工作后,对她只剩下敬佩。
除了翻译会议内容,后面两天,温姒还被陈易远拽走,成专题采访的翻译人员。
整个会议下来,温姒忙得根本没时间休息。
“温姒,你的翻译没有一个错误。”胡承羡羡慕。
他错了好几次,被打回来,但温姒一次都没有。
“你多看新闻,你也会。”温姒建议道。
胡承羡基础没有问题,错的都是一些政策名词,这需要政策的敏锐性。
那就得长期看新闻,做好知识的积累储备,而不能只埋头学外语。
刚上楼胡承羡就发现有些异常,过道围着好多人,不由疑惑询问,“怎么了?”
男人转头解释,“听说有人举报有间谍,现在正在挨个房间搜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