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博士,您的研究方向是不是生物科技?”吴尘从老者头上的人造纳米肌肤获得了灵感。
“准确的说是纳米生化科技。”老者笑着纠正。
“能对付龙吗?”这是吴尘最想知道的。
“应该没问题。”老人很自信。
“真的?!”吴尘将信将疑。
“真。”说完。老者便领着吴尘走进电梯,下到了-1o9的地下核心实验室。
“议长只有地下1o8层的权限。”老者笑道。
“上层的科学院是用来安抚民众的。”吴尘理解了。
最受敬仰的科学院都建在地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住在天空下呢?
“没错。”老者似乎完全不避讳,将吴尘带到一块厚厚的玻璃柱体前,“这就是我唯一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
吴尘接过从头顶落下来的光学显微镜,按照老者的指点,对准一尘不染的玻璃柱看了过去。
“这是!”密密麻麻蠕动着的半机械细胞生命体,瘆的吴尘寒毛直立!
“纳米虫生物疫菌。”不出意外的谜底。
“有什么用?”吴尘还没缓过劲来。
“原本是用来吞噬癌变细胞,经过我二十年的改造,现在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蚕食火龙的生育基因。”
“绝育?”
“不,但能大大延缓火龙繁衍后代的周期。我们推算。火龙繁衍后代的周期将变成1o~2o年。”
人的孕期是1o个月左右,如果把火龙的孕期拉长到1o年,对整个种群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具体要怎么做?”
“纳米虫生物疫菌,就是纳米级的生化机器人。倚靠电力驱动,虽然寄生火龙后就可以倚靠其体内的生物电流持续工作,但在那之前我们必须要确保它们能存活足够长的时间。”
“光照可以吗?”
“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方向,但进展缓慢。”博士摇了摇头。
“那你们最理想的方法是?”吴尘急忙追问。
博士又领着吴尘来到了一座模型前。
除了必备的辅助设施,最醒目的是一座高高耸立的类似飞碟圆盘状的塔楼。
“沃登克里弗塔。”博士揭开谜底。
“特斯拉塔!”吴尘幡然醒悟。
除了明斯特拉线圈,特斯拉还在纽约长岛兴建一座沃登克里弗塔进行跨大西洋无线电广播和无线电能传输实验。并明了所谓的“放大射机”,现在称之为‘大功率高频传输线共振变压器’。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高塔内的放大射机,使用这种放大射机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赫兹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
这一系统与现代无线电广播的能量射机制不同,当没有电力接收端的时候,射机只与‘天地谐振腔’交换。无功能量。整个系统只有很少的有功损耗。而如果是一般的无线电广播。无论接收与否,射的能量都会在传遍中全部损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