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才回来归还典籍,好在写的十万字读后感,比之前质量好了许多,某些感悟之玄妙堪比金丹真君。
“继续!”
……
回到洞府。
杨晋将典籍放在桌上,抓紧时间修行法力。
本就资质寻常,诵经写读后感又耽搁了时间,修为已经远远落后同辈,再过些年就让“景”字辈弟子超过了。
这十年。
杨晋经历了人情冷暖。
同门从羡慕到鄙夷,从亲近到疏远。
一些不好听的言语,纵使是私下议论,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声音大了,总会传入杨晋耳中。
他们不敢说老祖教导方式有错,只会说杨晋榆木脑袋,资质低劣。
修行结束。
杨晋翻开典籍,逐字逐句的诵读参悟,心有所感便记录下来。
读一遍,有百十个字的感悟。
读百遍,有四五千字的感悟。
读千遍,才写了一万来字的感悟,随着对典籍感悟愈深,所得就越来越少。
杨晋写十万字感悟,至少读十万遍,堪称一字一卷。
“悟道难,难于上青天!”
……
两个月后。
杨晋姗姗来迟,终于凑够了读后感。
周易取出新的典籍:“小杨子,坚持不住了就与贫道说,可不会强迫于你!”
“老祖……”
杨晋没有像十年前一样,坚定不移的答应,犹豫片刻拿着典籍离开。
周易看着杨晋落寞背影,摇头叹息。
“可惜可惜,元婴难成。”
“贫道选出来的这些道经,是八千年诵经所得菁华,每一卷都堪称绝妙。互相之间又无重复,坚持三十年,凝婴概率增长三成!”
东胜神洲的道经多如牛毛,连小小的玄元宗都有几万卷。
任何修士生前有所感悟,都可以写成典籍,流传后世,混在所有道经中供人挑选。
寻常修士诵读道经,只会选择感兴趣或者有用的典籍,然而也不是此类典籍的精华,运气好有些用,运气差碰上个野道士,反而有坏处。
周易从无数典籍中挑出来的几千册经书,乃悟道之绝佳选择。
每一本诵读十万遍,对道法领悟直指化神!
……
四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