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决定去沪城后,第二天便开始找家里人商量。
特别是问顾晓蕾的打算,看她愿不愿意也跟着去沪城。
今年是第一年恢复高考,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统一安排,很多地方的政策会不一样。
甚至有的连考试的时间也不一样。
宁城这边是要求先填志愿,再参加考试。
所以复习的同时,就要把报考的学校提前想好了。
顾晓蕾原本还没开始考虑要去哪里,听说嫂子想考沪城的学校,二话不说也把自已的目标定在了沪城的申大。
“上次去沪城,我就很喜欢那,以后要是真去了沪城上大学,是不是就能经常找向南哥和小梅姐玩了?
对了,小梅姐准备考哪里?”
苏清苒也不清楚,便在傍晚趁着她下班后,拨了个电话过去找林小梅。
林小梅也才刚开始考虑,虽然还没定好学校,但是已经基本确定要去沪城了。
得知两人想报申大,她有些犹豫,“申大是沪城最好的大学,我不知道自已能不能考上。
不过我们这是先考试再报志愿,这一个多月我再努力努力,等考完之后看看情况再报。”
苏清苒嗯了一声,“我们俩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不过会努力一试的,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还可以报两个其他的学校。”
林小梅笑道:“好,我也会努力的!
咱们都加油。”
挂完林小梅的电话,苏清苒又去问了顾晓蕙。
出于私心,两人当然也希望最好的朋友以后都能在一个城市上学。
可是顾晓蕙家里却舍不得让女儿离得太远,她自已的理想也是去宁大苏教授的门下,多学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以后还想继续投身机械事业。
两人见她下了决心,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交流分享了下复习的计划。
确定完目标,接下来便是好好看书复习。
为了让几个知青和晓蕾能全力以赴,大队长特地把大家上工的活重新安排。
每天只安排了少量的活计,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他们复习。
城里的苏家几人,一有空就往大队里跑。
几个人都是知识分子,尤其是苏景山和林玉珍,之前从事教育工作那么多年,对于复习都有自已的经验和想法。
不光给两人搜集了不少资料带过来,而且还亲自上阵出题押重点。
苏景山为了女儿的高考,更是早早和校长申请了避嫌。
主动回避任何关于高考相关的工作。
其他知青得知后都羡慕不已。
他们手上现在也只有可怜兮兮的几本教材,要是从头复习,压根就来不及。
村里的信息实在太少了,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广播。
有的人甚至对高考要考的科目都还是云里雾里。
苏清苒见状,便和父亲商议了一下,下次上课的时候直接把那几个知青都喊过来,一块听课。
几个知青都感激不已,也很佩服苏教授的学识。
有人甚至还想报考宁大,“苏教授,您现在还给学生们授课吗?我都想报您教的专业了。”
苏景山笑呵呵道:“教的,欢迎报考我们宁大。”
复习之余,大家在一块说说笑笑,倒是也很欢乐。
只是胡慧英和谢志远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在苏清苒的追问下,两人才道出原委,“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才刚刚有起色,如果我们俩走了,不知道会不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
苏清苒想了想,“我觉得咱们好好努力,考个好大学,对孩子们才是更好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