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近了,之扬没再拦拖拉机。之扬先看了一眼瑞香,又看看梅子。梅子也在看他,眼神和夜开花一样,也写了一个“等”字。她们俩都等着之扬把话说清楚。
之扬告诉夜开花:“有急用,不过是好事。之瑛要去服装厂做工,要五百块押金,家里钱不够,所以……”
“所以你个头啊,还装了神秘兮兮的样子。”夜开花很想拿手去敲他的脑袋,只因梅子和瑞香都在,她不敢动手。“还差多少?”
“两百。”之扬回答道。
“不就是两百块钱嘛,你看你……”夜开花说着,转向梅子,对梅子说:“我有一百,要不婶子再借我一百。”
夜开花向来把之扬看作是自己的兄弟。这不仅仅是因为两家向来交好,之扬和她弟弟阿明是顶要好的兄弟,还因为之扬对她也不错。不仅凡事能搭手帮忙,而且之扬对夜开花往往是言听计从。夜开花虽然是女孩子,但以前却是他们圈子里的孩子王。
梅子没有立即表态,她瞧了一眼之扬。之扬也扭头去看她。
“用不着一个一个借,两百块都去我那里拿吧。”梅子说。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宋初花爬上青莲峰,来到青莲庵门口,又遇到日前守庵的那位女人。宋初花和女人打过招呼,进了庵院。青莲庵自从女人入住以来,变得干净,清爽了。来了尼姑水云之后,又慢慢出现了恢复的迹象。大殿里中堂,重现了“阿弥陀佛”塑像,有高的底座,前面还有供台。五颜六色地装饰一番,高高地吊着一盏油灯。油灯是长明不熄的。两侧偏堂原本有十八罗汉塑像,现在尚未完成,只拿图片贴在墙上,以供香客膜拜。其它各堂屋里安放了相应的佛像。观音堂是修缮最为完整的一个厅堂。观音像是木雕,高耸而立,容颜惟妙惟肖。一些摆式,该有的基本上都有。
进香者,除了附近村子的一些妇女,还有特意从城里赶来的香客。年老的有,年轻也有。青莲庵不愧为远近有名的佛地。
宋初花不算来早,很多香客已经进香完毕,正准备下山去。
宋初花在每个厅堂菩萨面前进香,作揖,又跪拜。嘴上依旧念念有词,宋初花只在菩萨面前默念一番经书,也不甚求什么。众菩萨各有相应的诵经,进香者也对应着诵念。
宋初花会念人们常念的《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白衣大士神咒》等经书,简单点的能通部将其背下来,深奥点便是取其中重要段落。
宋初花年轻守寡,过去靠拼命劳动来填补内心的空缺,现在精神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依据,便是靠念经拜佛。
进香完毕,宋初花径直来到后院水云的禅房。看水云不在,宋初花又返身回到前院。
女人还在庵门口。住青莲庵市日久长,常来青莲庵的香客都认识女人,所以照个面,打招呼,或者站着说上一会话的,都有。
宋初花过去,向女人打听师父水云的去向。女人告诉她:
“水云师父几天前便下山,去了城里。”
宋初花“哦”了一声,也没再问什么。
女人倒把宋初花拉住了,说:“对了,我告诉你一件好事。”
“什么好事?”宋初花问。
“上面像是已经同意重新修复青莲庵。师父这次好像开会去了。好像还有佛教协会什么的……”
宋初花连连说:“好事,好事。是好事……”
女人要留宋初花在庵里吃饭,宋初花没留下来,她出来时未曾和梅子说好,怕梅子等着。
“下次,我和家里说好。”
“下次,头夜上山来宿,省得第二天急急忙忙。”
宋初花说:“也是。”
宋初花和女人说了一番话,又遇上宋家岙村一位老妇人进完香出来,便一手搀扶过老妇人,一起下山来。
路上一直和宋家岙老妇人同队,让宋初花下山花了比通常要多的时间,回到家,梅子已经将饭菜做好等她。
婆媳两人一起吃饭,就几样素菜。每每初一月半,梅子也不添其它荤菜,自己和婆婆一样,吃着素菜。见梅子吃素菜,宋初花也不说。即使是平时也一样。
素菜便是一些时令蔬菜和豆制品。蔬菜除了自家种上一些,隔壁邻居偶尔也会有送。梅子不定期去固湖镇赶集市,买几条鱼,割一小块肉,再给婆婆捎回一点豆制品。
一早听了之扬说起之瑛去服装厂,梅子心里也开始活动起来。梅子心里活动还有之扬的原因,上午之扬跟着自己来家里取钱,两人又拿好异样的目光对了几个来回。梅子好想说点什么,只因为之扬羞涩涩不敢多呆,匆匆地去了。
梅子觉得这阊门是囚禁了自己的身体,她想飞了。能让她飞的唯一办法,自然是只有选择不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