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自己亲自去种田,肯定是不行了。
可她看的书多呀。
多亏了裴长意有一屋子的书,从天文到地理,从种植到领兵打仗,每一个地方细节全都有。
寻常的百姓家一般,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看书了。
所以更规范的种植还需要靠她去教授给百姓。
但徐望月也不是托大的那个人,几乎每天她都埋头在田埂上和每一个农妇聊天,也会去请教每一个村中的老人,每一位种田的高手,应该要怎么排水舒虫,怎么让农作物长得又高又壮,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仅仅一年时间,江淮县的收成就翻了一倍有余。
除了应该上缴的赋税之外,百姓们甚至还得到了不少余粮,过了一个丰衣足食的年。
除夕之夜的时候,许多百姓簇拥着。
徐望月,说是要给她庆功。
可希徐望月哪里敢领这个功?他不过就是将书中的方法告诉了那些会种田的老人,然后老人们按照他说的方法自己亲自操作,这才有了一年的好收成。
她充其量就是动动嘴皮子。
百姓们却不肯应允,非要拉着她去村长家里坐着,说是要给她好好的庆祝一番。
徐望月凹不过大家又不享福了,大家的美意,只能乖乖的任由百姓牵着走。
那些黎明百姓都很单纯善良,给徐望月做了一件看起来红红火火的衣服,除了外袍十分像大婚时候穿的那件之外,里面的衣服又叫做百纳衣。
好像是用一百个百姓家里的福字或者喜字剪下来缝上去的。
各式各样各种方式的绣法,这会儿杂揉在一起好看的紧。
徐望月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个的百衲衣,也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传说中的万民衣。
她开心的只是看到别人的成就,看到别人因为他的帮助把日子过好了,而替别人感到高兴。
这会儿村民把她压在桌子面前,非逼着给她穿上的衣服。
还点着好多个大红蜡烛,说是什么江淮这边的习俗,一定一定要彻夜点到天明。
这到和大婚的时候差不多。
徐望月没有多想,任由百姓们给他梳妆打扮,最后打扮出一个漂漂亮亮的新娘子的模样。
这时候她才愣了几分。
等百姓们簇拥着她出去的时候。
人群里远远站着裴长意,也是同样一身新郎的服装,只是并没有那么夸张。
没有大婚,那日那么夸张。
裴长意身上其实也是百纳衣。
他们二人现在还在热孝期,虽说距离老侯爷死,已经过了两年。
但是三年之内都不太可以办喜事。
京城的人不太讲究三年之期。
若是家中老人死了,整整三年都不能办喜事,那岂不是耽误小辈们的幸福吗?
男孩子还无所谓,女孩子一拖三年可不就成了老姑娘。
所以一般现在的百姓都以一年为期。
只是裴长意身为人子更加孝顺,所以才定下来,这是三年。
于是裴长意身上的百纳衣,也就只有100个福字,没有绣任何的喜字。
没有喜字就代表不是喜事。
徐望月看着他,觉得他有点掩耳盗铃了。
她也不明白裴长意忽然来这一出的意图是什么?
这突如其来的,大家都老夫老妻了。
而且她的孩子也被裴长意带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