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行了修正!
应昭恍然大悟,一直担心历史会修正完全没必要,因为历史是必然的。
当一个时代的发展,如果没有发生自己这么莽的破局思路的话,那么历史就会沿着既定轨道往下走。
若不是安史之乱和契丹入侵,彻底撕开稳定框架下的一切败絮,再加上升级为皇权集团的军阀、世家的大家长——皇帝,对于反对他们的世家打压,也不可能在有宋一朝,基本瓦解门阀政治。
当然了,这个过程是有序进行。
而应昭提刀冲了,就意味着进程被扭曲:“如果朕不能在世家倒下之前,扶植起另一支能和军事贵族集团制衡的势力,就意味着唐末藩镇,就是两百年后子孙后代将面对的情况。”
应昭的脸色瞬间不好看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提刀行为太幼稚了!
历史进程的演化,是需要时间的,人为的破除了扭曲,不是一代人就能解决的。
并且还可能彻底掀翻已有的稳定框架,导致国家陷入混乱。
而求稳,是工业革命之前所有国家的局限,也是王朝周期律和历史修正性的必然。
求稳意味着生产力的压制,社会形态的压制,不管你的理论再怎么先进,在生产力爆发之前,你也无计可施。
“卧槽!为什么我穿越之前,不好好的读透屠龙术啊!只是粗粗知道生产力矛盾的概念就自以为是的莽起来了!”
应昭忍不住捂脸,他明明有更好的手段改良这个社会,结果却因为自己的不学无术,直接导致了暴力革命的发生。
不过很快应昭也就释然了。
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趁着这一场自己挑起的大乱,彻底改变这个世界对于科技的看法。
科技,就是变的一部分。
稳中求变,会成为自己之后,汤国历代君主的社会主旋律,那么这个框架自己得打好。
就是怎么做才好?
“还得去研究和写书,怎么感觉跟自己写论文的时候一样煎熬?娘勒!治国又不是写论文作报告!有点虚。”
应昭苦笑着踱步向前。
猛地想通一切,才发现自己居然成为了罪魁祸首,一时间有点难接受。
但现实确实如此,也由不得自己反驳。
因为是自己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提刀冲了。
虽然爽了,但这个代价,就得自己来负责。
农耕社会,重视稳定,配角是科技。
也就是所谓的人类的温饱,对于生产力的需要,也局限在温饱之中,只要能吃饱,那么大部分百姓就会安安稳稳。
工业社会,重视效率,配角是人类。
这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人不仅没有过得更好,反而越来越悲惨,越来越不像个人,这也生产力决定了这一切。
虽然现代人的温饱线是古代人的几十上百倍了,但古代人能觉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幸福,现代人却越发的焦躁不安的重要原因。
因为生产力服务的主体变了。
现在,应昭知道,他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开启工业革命,以最快速度完成产业资本社会转入金融资本社会,全球收割。
要么,就是回归历史本该有的局限,稳定地方,并且在军镇崛起之前,以一切手段加强皇权,将历史进程推进到明代格局。之后想办法大航海,构筑殖民体系,至于最后会让历史走向何方,应昭也不知道。
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