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驻东瀛公使微微一笑,满意的看着合同附加项目。
英吉利借了一千五百万英镑给东瀛,解了东瀛的燃眉之急。
当然,因为情况不同,东瀛并没有受到优待。
刚刚签订的英日友好通商条约、废除外国在东瀛特权,现在已经成为一张废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祝你们成功。”
驻东瀛公使高傲的打了个招呼,离开了办公室。
刚离开不久,他的助手就忍不住询问:
“爵士,我们已经贷款给了华夏,并且数额比东瀛的还大。”
助手不理解,
“华夏和沙俄帝国必有一战,我们已经选择了其中一支军队,再选一个,不会影响效率吗?”
助手还是太年轻了,让公使不太好意思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伦敦也不知道究竟应该下注谁,后来干脆一起。”
公使吸了口气,点燃雪茄,压低了声音,
“华夏太大了,而且单一民族占据庞大比例,影响力巨大,让他们发展起来并非好事。”
“但遏制沙俄帝国,也必须要华夏出力才行,或者说必须把华夏推到沙俄帝国的对立面。”
“一方面,我们希望华夏能在陆地上遏制沙俄帝国,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东瀛能在海上遏制华夏。”
助手还是不明白:
“可是,沙俄帝国支持清国,与大汉军大都督府反目成仇,即便不需要我们挑拨,双方也……”
公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如果清国失败了呢?作为一名外交官你得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更别提大汉大都督府和法兰西人向来来往密切,而法兰西人又和沙俄帝国来往密切。”
“如果沙俄帝国的干涉失败,清国消失,那么双方就失去了大部分利益冲突。”
“再有法兰西人居中调停的话,成为朋友也并不令人惊讶。”
公使想到这儿就有些气馁。
英吉利尝试使用印度方式拖住华夏,也就是挑拨各族群之间的关系。
等两方打起来了,消耗的差不多了,英吉利人再出来当和事佬。
威胁解决了,面子也有了,皆大欢喜。
但,华夏不接招。
除了极为偏远的地方,其他地方英吉利就算挑拨了,过几分钟也就又和好了。
浪费资源。
加上大汉大都督府身上的法兰西印记太明显了,所以英吉利人才坐不住的。
“爵士,淞沪的电报,大汉海军好像有了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