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知道了。谢谢杨总。我一定管好市场。”
“嗯,费心了。以后再发现这种违法犯罪情况,就按合同收了他的摊位。”李桐福听着,看着这个弟弟,感觉有点陌生。他觉得杨柳方变得越来越无情,做事手段越来越强硬。不过从对公司管理上,他觉得是好事儿。
杨柳方忙得不明东西,所以李桐福和老家那边沟通比较多,同时也时不时按家里四位老人和柳方的要求,给柳霞打电话问她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顺便也让柳霞给他推荐了一些管理类的书,睡前他也读读。受那些书籍的启发,觉得集团公司发展到现在,应该有些正规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了,但他学问有限,还真没能力弄出书上说的那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就此机会想给阿弟沟通一下。看看他已经发落完老陈,就让老陈出去忙了。
“杨总,正好你回来了,我觉得咱们集团公司现在人越来越多,管理方面看看是不是制定一些制度出来,总是采取人管人这种‘人治’,不是个办法。”
杨柳方一听,沉吟了一下,郑重地点点头。
“阿哥,这个建议好,我觉得迫在眉睫,岗位职责要明确,管理制度要清晰,对,还有工资,工资给大家提一提,按照岗位、学历、工龄做一下综合。包括这次的宿舍,除了遵守建委告诉我的什么国务院住房改革的什么规定?”杨柳方转头看王律师。
“是前两年国务院发的《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吧?”
“对对,除了遵守那个方案,最重要条件就是按照综合能力定价,包括买房的顺序等,毕竟套数有限,不是谁买都能买的。”
艳华他们边听边记。最后决定统计的事情交给秦家军,他在部队当过排长,做事有原则,不偏不倚,容易让大家信服。
“管理方面先从考勤开始,自杨总以下全集团人员早9:00到晚6:00,签字打卡上班,门口安排值勤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在皮革厂车间已经实施了,但人多不太方便,听李维说有一种考勤机,估计广州有卖。”
“那联系王山,他们正在广州采购vcd机,让他给带几台回来。对,艳华总,这次他们采购多少?”
“说是拼一车,300台。”
“那么多?”
“嗯,也不多,有180多台已经被商户们分了,我们只剩120自己卖。”
“哦,那还好。”
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下考勤,才一起去食堂吃午饭。还没到二楼就看到有职员还有来采购的客人在排队。供销社食堂主任看到杨柳方和几位老总都来吃饭,赶忙出来迎接。
“杨总,李总,各位老总,正好你们来了,看看这场景,赶快给我们食堂想想办法吧,大世界开业之后这吃饭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现在包厢都打开了,还要排队。各位老总今天得去会议室吃饭了。”在人声鼎沸中,食堂主任紧急汇报。
“看,那不是这电视新闻里在北京领奖的他们集团的老总吗?”
“是,是。”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杨柳方听到食堂内的音响在播放昨天采访自己的那位美女记者的声音。看到大家在议论,再看食堂内的大电视,急忙带大家一起去了会议室。食堂主任担心各位老总排队,也跟进来,先恭喜杨总。
“杨总,刚太着急,恭喜哈,恭喜集团公司获得最高奖。”
“什么最高奖。”
“你们不知道,昨晚新闻都播了,先是咱们省台的新闻,额(我)婆姨一告诉我,我就赶快打开录像机,但还是晚了,有一部分没录到后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的我录完了。”食堂主任说了一大堆,大家莫名其妙。
“刘主任,辛苦你,去忙吧。我来给大家解释。”
食堂主任告诉大家一会儿安排人,给位老总统一送套餐来会议室。他们就继续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