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史册和史书的区别 > 第2章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3页)

第2章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3页)

2003年5月,德国公布新的《国防政策方针》,明确界定德军的最主要任务不再是国土防御,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预防和处理危机”,包括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要时可协助警方在国内执行反恐任务。

2004年1月,德国宣布军队改革计划:裁员并削减开支。

2006年10月,德政府发表《德国安全政策与联邦国防军未来发展白皮书》,确定“预先防范”的安全战略思想,加快了军队转型进程,并加大参与海外军事行动的力度。

2011年5月,德国推出联邦国防军第二阶段改革计划,包括将军队人数削减至18万左右,提高海外驻军人数上限至一万人等。德国军队规模将从截止2014年的22万人削减至17。5万至18。5万,其中包括17万名职业兵和志愿兵。

国防军

1956年1月正式建立联邦国防军。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联邦anquan委员会,zhuxi为联邦总理。军队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战时由联邦总理任军队最高统帅。联邦国防军总监为军队最高指挥官。

德国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的一员后,负起了防卫中欧的义务。德国基本法第87条a中规定,联邦国防军的活动只限于防卫以及救援事务。

但是在1990年以后,国际政局起了很大的变化,联邦国防军也因着这个变化改变了行动的范围。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基本法所定的“防卫”不只在于防卫德国国境,也包含防止国际间的纷争及危机等。据此,德国联邦议院同意联邦国防军参与北约的境外活动,联邦国防军开始活跃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如1996年至1999年间的科索沃战争,亦有参与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活动及维持和平任务。

兵役制

德国的义务兵役制断断续续地持续了近200年,上一次重启义务兵役制是1957年。

自2010年7月1日起,德国人服兵役时间由9个月减至6个月。根据截止2014年的《义务兵役法》规定,所有年满18岁的适龄男子都必须在联邦国防军服役6个月,而不愿服兵役者则必须到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机构参加民事服役。

2010年12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提案,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取消义务兵役制。联邦国防军将由全职士兵、兼职士兵和自愿兵役组成。

交通:

公路

德国公路交通十分发达。2020年,德国公路总里程约83万公里,其中城际公路网全长23万公里。联邦高速公路超过1。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2019年公路货运量超过32亿吨。

铁路

德国铁路网是欧洲交通道路的核心之一,以3。86万公里的长度位居欧盟国家之首,连接着所有大城市和几乎所有的小城市。2020年铁路客运量17。8亿人次,货运量3。2亿吨。目前,德国共有城际快速列车(IcE)330列,2020年运送旅客5500万人次。

空运

德国民航运输业发达,法兰克福机场是世界主要航空港之一。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20年,德国航空货运(包括航空邮递)吞吐量总计450万吨,同比下降4。1%;全年运送乘客5780万人次,同比下降74。5%。

水运

德国联邦水路网络包括7300公里内河及2。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35%流域可自由通过,41%有船闸,24%为人工运河。主要水路网络总长约4800公里,涵盖的河流(水路等级为4级以上)有莱茵河(包括内卡河、美因河、摩泽尔河和萨尔河等支流)、多瑙河、威悉河、易北河等水运干线和抵达奥得河及多瑙河的连接性运河体系。除此之外,德国还有100多个现代化的公共海港和河港,74个大城市及其附属地区中,56个城市有水路连接。

2020年,德国内河航运货物吞吐量为1。88亿吨,同比减少8。3%;海港吞吐量为2。76亿吨,同比减少6。4%。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2020年汉堡港货运量为1。09亿吨,其次是不莱梅港4660万吨、威廉港2280万吨、罗斯托克港2010万吨。

中国为汉堡港最大贸易往来目的地,2020年,汉堡港与中国的海上和铁路集装箱往来总量约240万标准箱,远远超过欧洲其他目的地。

社会:

教育

【教育】德国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主要由各州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属于各州。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联邦政府予以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负责协调。

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发达。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小学学制4–6年,中学学制5–9年,高等学校享有一定自主权,对高中毕业生原则上实行自由入学,对部分学科规定名额限制。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十分普及。教师为终身公务员,必须受过高等教育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大致上为初中等教育的阶段,实际上教育体制因邦而异。学前教育端赖家长的意愿,可将儿童送往托儿所,纯属非强迫性。小学阶段除了少数邦为6年(如柏林)之外,其余为4年。在中等教育阶段,德国主要采行的制度为"一本三枝",在晋升至中学阶段期间,存有一为期两年的定向阶段(orientierungsstufe),借此可以透过老师的建议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决定往后就读的学校。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种学校可供选择,依次为主干学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文法高中(Gymnasium)。幼儿园的入学年龄为3岁至6岁,之后接受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通常持续4年,进入中学阶段前存在定向阶段(德语:orientierungsstufe),决定往后就读的学校,中等教育阶段则区分为三类,包括文理科中学,为天赋较佳及未来欲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就读,为期约9年;实科中学(德语:Realschule)为中等程度学生所就读,为期6年;主干学校(德语:hauptschule)提供职业教育。一般进入大学须经过中学会考(德语:Abitur),包括评估中学最后数年的表现及最终测验,但细节上则因各邦、各大学及学科不同而有差异。

德国大学在国际各大学排行榜上没有美国和英国高校出众,这与德国独特的教育科研体系有关。德国高等教育依据1976年《联邦高等教育基准法》(bundeshochschulrahmengesetz,hRG)放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定范围,将所有具(hochschule)之名的学校都概括称为大学,而高等教育人口也在社会大量需求下迅速扩充膨胀。截止2014年德国有注册学生约250万,占19-26岁人口中的33%,分布在110所大学,223所高等专科学校和56所艺术音乐类学校。这些机构相当于中国专科学校与技术学院之间,与大学同样授予学士学位(diplom,magister),但其学位比大学所授予相同名称的学术地位低,德国的大学原本无硕士学位,研究所是为了念博士的学生而设,只提供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是配合其他欧盟国家才设立。2007年夏季学期开始,德国的国立高等教育开始收取每个学期100欧元左右的学费,除了通过ZVS中央分配的少数所谓numerusclausus有学习位置限制的学科以外,不需要入学考试而是采用入学申请的方式。

科技

德国在科学方面的成就相当显着,而投入研究开发为整体经济的一部份。有103位德国人获颁诺贝尔奖,在20世纪,德国的诺贝尔奖得主较其他国家为多,尤其是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等科学领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及马克斯·普朗克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者,维尔纳·海森堡及马克斯·玻恩并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前的重要物理学家包括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约瑟夫·夫琅和费、加布里埃尔·华伦海特。威廉·伦琴发现x射线,并于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物学奖。奥托·哈恩为放射及放射化学领域的先驱,并发现核裂变。费迪南德·科恩及罗伯特·科赫建立了微生物学。德国数学家包括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大卫·希尔伯特、波恩哈德·黎曼、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卡尔·魏尔斯特拉斯、赫尔曼·外尔及菲利克斯·克莱因等人。德国研究机构包括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弗劳恩霍夫协会。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每年颁予10名科学家或学术研究者,奖金最高为250万欧元,为世界上资助研究奖金最高者之一。

德国也有许多着名发明家及工程师,如汉斯·盖革发明了盖革计数器;康拉德·楚泽建造了首部全自动数位电脑。斐迪南·冯·齐柏林、奥托·李林塔尔、戈特利布·戴姆勒、鲁道夫·狄塞尔、雨果·容克斯及卡尔·本茨等人形塑了现代汽车及航空运输科技。航空航天工程家沃纳·冯·布劳恩开发了第一枚太空火箭,而后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土星5号运载火箭,使阿波罗计划得以实现。海因里希·赫兹证实电磁波存在,对现代电信发展相当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