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让他偿命。
但锦衣卫进入了胡惟庸的府邸,
一定时会搜寻出来什么。
比如……胡惟庸谋反的证据。
胡惟庸一时间心如死灰:
若说儿子的死亡,杀死了胡惟庸的未来;
那么锦衣卫上门,就是杀死了胡惟庸的现在。
果然,现实就如胡惟庸预料之中发展。
在胡惟庸的府邸,果然“意外”搜索出来,胡惟庸谋反的证据。
谋反的相关党羽,依旧会调查下去……
观止堂。
周易独自一人,在书房中看着今日金銮殿的画面。
看到金銮殿上,朱元璋指责胡惟庸不该在家中私设刑场之事。
不由嗤笑出声。
朱元璋这种行为,并非是真的讲求程序正义。
若真的讲求程序正义,那朱元璋为什么又让锦衣卫抓人,而不是刑部大理寺等有司衙门呢?
……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
上至宰相,下至寻常官员。
和胡惟庸交好结党的很多人,都被以各种罪名,纷纷剥夺了官位。
甚至有很多人,及他们的家属,都被砍头、流放,冲入教坊司。
以周易闭塞的消息来看,最少有朝中官员的十之二三。
周易到并没有很替这些官员惋惜。
毕竟洪武朝初年的官员,很多都是积极贡献家中资产的小地主担任的。
这些官员,在官位上大多也都是尸位素餐。
而在胡惟庸的“党羽”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
周易闷坐在观止堂里,潜心著述,对外界事情一概不理。
胡惟庸案对周易的影响并不大。
除了每天能在家中,看一看朱元璋在金銮殿上发脾气的乐子之外。
胡惟庸案对周易的影响。
可能只有在去秦淮河畔的行院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