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七点。
半夏深吸一口气,取下脖子上的硬币,又抛了一遍,是正面。
“BG4MXH,BG4MXH,现在开始切断语音通话。”
“BG4MSR,这里是BG4MXH,确认切断语音通话,OVER。”
半夏摘下耳机,把Icom725的手咪拔下来,空出手咪的插口,从现在开始她无法再与对面通话,取而代之的是手台的音频输出线,她把音频输出线小心翼翼地插在手咪插口里,这条黑色的电缆一头连着725电台,一头接着屋顶上的手台。
手台绑在八木天线上,用于接收中继星发回的信号。
第一次测试的规划如下:
侦查星低轨运行,从南京市上空经过时开启合成孔径雷达,对秦淮区至玄武区一带进行遥测扫描,扫描方式是条带成像,这颗SAR遥测卫星携带有一块一米宽十米长的折叠雷达天线,扫描范围是一个宽五公里,长二十公里的巨大矩形。
条带扫描完成后它会改成聚束成像模式,对这块一百平方公里面积的巨大条带中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局部放大,用更高的分辨率拍下照片,而这张照片,将是从末日发回现代的第一张图片。
中继星承担了数据桥梁的作用,侦查星会将所有数据全部发回中继星,由中继星进行储存和信号调制。
中继星再将调制完成的信号发回地面,由半夏屋顶的八木天线接收。
八木天线接收后传给725业余电台,725电台将数据传回现代。
传回2019年的信号会被多方备份储存,同时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得到的是一张清晰可辨别的照片,那么测试即成功。
而用于测试的照片会拍什么呢?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秦淮区苜蓿园大街66号。
梅花山庄。
从二十年后传回来的第一张图片、用于测试整个系统的图片,就是末日时期的梅花山庄超高空俯瞰图。
白震手心里冒汗了。
赵博文也冒汗了。
在场所有的人都在紧张,仿佛是在等待火星登陆器着陆的消息,登陆器在着陆之前处于失联状态,它要在无人看护的状态下挺过死亡五分钟,那时候的运控大厅和现在的指挥部一模一样,没人知道能不能成功,甚至可以说成功的机会其实渺茫,这么多环节有一个环节出错就是满盘皆输。
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多人力物力浪费了不说,还消耗了最宝贵的时间。
指挥部里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有没有卫星信号?”王宁低声问。
赵博文坐在沙发上,戴着耳机,盯着电脑屏幕,其实有没有卫星信号很好判断,就是听有没有噪音,中继星把图像数据调制成音频传输过来,在人耳听来就是滋滋啦啦的噪音。
“有没有卫星信号?”王宁又问了一句。
“有!”白震忽然说,他紧紧地捂着耳机,“有声音!”
在场众人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