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看到这里赶紧打电话急救,等二老被送上救护车,她只觉得恍惚。
她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会闹成这个样子。
明明小时候父母对她都很好的,下乡的时候,父母也没缺过她吃穿,每个月都会给她寄钱的。
为什么一切都变成了这样。
李芳在想,是不是父母下岗的原因,如果父母没有下岗,可能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
下岗的工人越来越多了。。。。。。。。。。
是坏事儿,也是好事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起了生意。
改革开放相比后世提前了,政府也开始支持民营经济。
在这个时候,只要胆子大,基本上都能赚到钱。
改革开放初期,先下海的那一批人已经富起来了。
大街上的小汽车开始多起来,个人也可以拥有小汽车了,只要有钱,就能拥有。
民营经济在华国开始飞速的发展,慢慢的成为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一个群体在华国社会崭露头角——商人。
商人越来越多了,这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华国城镇数亿人的就业问题,还给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
其实在这之中,改变最大的还是农村,农村经济活力开始释放,无数想要改变命运的农民开始走出农村,尝试着要和祖祖辈辈走不一样的道路。
在这不得不提一下陶碧华。
陶碧华在陈家大队待了得有三年的时间,终于等到了知青回城。
回城后,家里给她介绍一门亲事,对方家里条件一般,婚后的日子也不轻松。
她在造纸厂工作,每天要上十个小时,还得两班倒。
生活就这样过着,直到她生下第二个孩子,丈夫去世了。
家庭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她的肩膀上,两个孩子和一屁股饥荒。
她不是聪明人,也做不了脑力工作,只能靠双手劳动。
生活使她磨平了棱角,使得她这个人变得沉默寡言。
改革开放了,做生意的人变多了,她也被下岗了。
生活还得继续,她带着两个孩子做起了摆摊的生意,开始在学校门口卖凉面。
多年的辛苦终于攒下点钱,用这些钱租了个门面,开了个饭店。
那天因为店里的下饭菜没了,导致生意惨淡。
那下饭菜是她祖传的手艺,吃过的人都说好吃,她也知道,她饭店的生意全靠下饭菜招揽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