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创新要是慢了,科技发展要是停了,蒲桃牙等西方人打过来怎么办?
据三孙的心声和意太力人的描述,蒲桃牙的火枪更厉害,能连续击发百余次还不炸膛!
这火枪水平远远超过了大明!
不过,三孙的话也太狠了,太伤人了,居然说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咱的标儿没了,老四反了,歪头逃了!
要是没有咱的三孙,没有咱的宝庆公主,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三孙当时虽然很气愤,说什么再也不见,不过显然他留下了缓和的余地。
三孙居然利用起了他三岁的姑姑!
用棒棒糖让宝庆公主来找咱,说咱扮作毕百户来骗人,揭咱的短!
虽然是揭短,朱元璋却没有生气,反而感到一种浓浓的亲情。
……
奉天大殿,挤满了大小官员。
朱元璋这是回到皇城后第一次临朝理政。
建文的年号只存在短短数月即告废除。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仍然是洪武大帝。
官员们都生出岁月不居、命运无常的感慨。
除了陛下,全殿引人注目的是最前面一排。
这一排有四个人,分别是吴王朱允熥、铁铉、杨溥、方孝孺。
站在第二排的齐泰、范敏、康大佑等人心中惙惙不安。
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
铁铉、杨溥、方孝孺要提拔重用了,也许替换的就是他们。
齐泰对于吴王朱允熥是再也熟悉不过了。
两年未见,吴王朱允熥的气质有了不少变化。
以前是唯唯喏喏,现在看起来是满不在乎,当然也可以说是沉稳、自信。
这是陛下亲自陪伴、悉心教导的结果。
两年时间,也足以改变一个人。
听说西域被陛下收回了,吴王朱允熥可能也有一些功劳。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吴王去西域两年多,算是一次镀金。
陛上让吴王当大明储君,终于有了让百官支持和百姓信服的理由。
现在,吴王朱允熥基本没有了竞争对手。
「老朱今天想干什么?」
「千万不要宣布我为储君。」
「老朱会不会把四年之约给忘了?」
「要是老朱不守信用,我就把他送回西域。」
朱元璋吓了一跳,要是三孙真这么干,大殿之中岂不是乱了套?!
朱元璋习惯性地摸了摸腰,哦,绳子,没有绳子。
没有绳子,你能把咱送回西域去?
当然,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怎么也不能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