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羲一人独辩众人,不落下风。
他今生不但通读经典,功底深厚,更读透了前世的典籍,学识可谓当时一流。
就算这些大儒也未必能跟他相比,何况这些年轻士子。
他一人就打得他们溃不成军,甚至不时地抛出一个个新奇的论点,发人深省的语句,就连那些大儒都被吸引住了。
他们也不自觉地加入了辩论之中。
不过他们没有向弟子那样咄咄逼人,联手对付刘羲,反而各自混战。
到了他们这样的境界,更需要明白的是道理,而不是争胜负。
这样的切磋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文坛宗师谢文渊、诸子世家的梵家主、姬家主、王家主、李家主等都下场了。
众位年轻士子听得如痴如醉,见到刘羲跟诸位大儒从容交谈,都知道其学识远超他们这些年轻一辈,可笑自己等人却坐井观天,心底不禁既惭愧,又对刘羲充满佩服。
不久后,管家再次来报:武温侯府嫡长子洪熙前来拜见新圣,另外方仙道姬常月也联袂而来。
刘羲没有去亲自迎接,让管家将他们带了进来。
姬常月出身姬家,因此上前拜见姬家主。
姬家主面色淡淡地应了一声,斥道:“外道之流,不在道观里进修,来这做什么?”
读书人喝道骂佛,认为读书养气才是天地正道,其余和尚道士之流,装神弄鬼,只修术不修道,都是外道。
姬常月道:“晚辈此来是代表方仙道,为新圣送上贺仪的。”
姬家主摆手像挥赶苍蝇一样,道:“去休!去休!尔等和尚道士,也配拜见儒门新圣?”
其余的大儒更是看也不看他一眼。
刘羲拱手道:“姬宗主,家师已经离开,归期不定,暂时无法与你相见,还请海涵。”
姬常月点点头道:“礼物我就留下了。若是刘羲先生回来之后,还请洪易小兄弟务必通知我一声。”
说罢,告辞离去。
姬常月的离去没有打断他们的辩论。
洪熙见刘羲理都不理自己,气得心火直冒。
又想起昨日在散花楼刘羲对自己的羞辱,他本想等他回家后,狠狠收拾他一顿的。
谁知刘羲根本没回来,甚至还攀上了玉亲王的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