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缩着肩膀低着头,摇头:“回太子妃,殿下早上已经北上了。”
“北上?那我怎么还在这儿?为什么没人叫醒我?”卫林下觉得有些不对,她从来没有睡得这样沉过。
“回太子妃,是圣旨,东宫女眷全部留京。太子说,让奴才留下给您使唤。”丰收说道。
“圣旨?”卫林下迅速转了转心思,这之前,赐婚的赐婚、成亲的成亲,到了这当口又全部留京,卫林下想笑,皇帝啊皇帝,您还真是彻头彻尾的帝王,心里没有一点亲情,派不得圣心的皇子去做质子,又要留下他的妃子在京为质,真让人心寒。
“丰收,给我拿朝服来。”卫林下说道。
“太子妃,您这是要?”丰收急了。
“你先去宫里为我通报一声,我要觐见。”卫林下平静说道。在京为质与到那里又有何异?若有变故奚临轩还要对她牵肠挂肚,反正都是凶险,不如夫妻两个在一处,生便同生,死便同死。作者有话要说:恨吧,乃们越恨皇帝老儿偶后头越下得去手……哦活活。赠分哦,查收。上一章
40
虽丰收几番劝阻,卫林下还是穿着隆重的朝服前往宫中觐见。
皇帝在太极殿偏殿正与臣子商谈要事,要她在殿外广场上候着,卫林下一直等,等到天转阴并很快下起了雨,秋雨很凉,一丝丝渗透了厚重的朝服沁肤而入。
“太子妃,奴才去要一把伞来。”丰收说道。
“不必。”卫林下果断回绝。她这个太子妃站在这里淋了一炷香时辰的雨,殿中总有人来来往往竟无一人送一把伞来,何必又去上前讨要寻那个不自在。不过是一点秋雨,何足惧也。
终于,偏殿中各种服色的臣子鱼贯而出,人走干净了,一个小太监站在大殿廊下居高临下呼“宣太子妃觐见”。
汉白玉的台基、朱红的殿柱现在看来都那么刺眼。
香气缭绕的偏殿中,除了皇帝还有一人,着三品服色,神色淡定坐在一张椅上,这是卫林下一脚踏进殿门趁皇帝未抬头时迅速抬头看到的,那个人,很眼熟,他与卫林下目光相对时似也有一点惊讶,很快便沉寂下去。
“穿朝服来见?要说什么?”皇帝赏脸看了她一眼。
卫林下缓缓跪地,虽殿中暖和,地上却并不如此,又因站得久了,膝盖都有些硬。
“妾身来叩请圣上恩准妾身随太子北行。”卫林下说道,在外面站得久了,雨也淋得多了,连那么一点恐惧都浇没了。
皇帝似乎有了一点兴致,端正了□子:“理由?”
“国人皆知戎地苦寒,如今太子北上,妾身不敢在京独善其身。还有,太子腿有微疾经年不愈,遇极寒天气便会疼痛难忍,在霍地时妾身一直以玄针之术为太子减轻痛苦,如今,若妾身不随行照顾,怕是殿下的腿再也无有痊愈之日了。所以,妾身叩请您恩准这不情之请。”卫林下缓缓说道。
“为太子诊治,难道在霍地时你与太子便有私情?”皇帝口气不悦。
“妾身的医术是一位道观仙师所传,令妾身为人治病救命,妾身不敢有辱师命,救命不敢奢谈,倒是治了几人的顽疾,太子不过是妾身的一个病人,医者父母心,彼时情况哪里会有儿女私情?”卫林下很奇怪,自己为何竟不惧怕这皇帝了,明明他是很威严,明明他的口气很是严厉。
“执意要去?”皇帝又换了平常语气。
“妾身听闻,出嫁从夫以夫为天乃是妇道,是以无论天涯海角,妾身惟愿追随太子,生死相随。”卫林下口气坚定。
“你退下吧,容朕考虑一下。”皇帝随手挥退了卫林下。
退回东宫,卫林下穿着那淋得半湿的朝服端坐堂上,雨歇风停,日光照在堂外的青石上泛着白惨惨的光,一直等到近黄昏时分,一个小太监跑来传旨,恩准太子妃所请。
卫林下沉静的脸上忽然便绽开一个微笑,有条不紊地吩咐着人传膳、备车马。
丰收觉得夜行追赶十分不妥,力劝明日出城,卫林下端着碗问他一句:“丰收,你会骑马么?”
“奴才,会啊。”丰收说道。
“那就好,选两匹最好的马,加派几名侍卫,我们走官道,沿途有兵保护,还有什么怕的?”卫林下从容地吃饭,找了一件自己在卫府时的男装,又梳了头发带上幞头,“走吧。再晚就会扰殿下安寝了。”
城外四十里,临奉驿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