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蒋巨子是个谦逊的人,故而缩减了一半。
但一年百万两的产量,依旧让大明君臣差点把眼珠子都瞪掉了。
百万两!
道爷呼吸急促,第一次在朝堂上失态了。
年产量百万两是个什么概念?
孝宗时大明每年货币收入加起来不过五十万两左右,其中金银收入不过几万两。
当然,货币是小头,田赋等是大头。可大明缺钱啊!
大明本禁止使用金银,但缺钱咋办?
民间率先违禁,到了后来,各地官府收税也明晃晃的接受银子抵扣。
百万两白银……能让户部和帝王的私库膨胀起来。
“年产百万两!”吕嵩老脸上多了红光,随即警惕的看了道爷一眼。
这钱可不能卷入宫中,至少我户部要分一半,不,七成!
蒋颖眯着眼,“长威伯此言……当真?”
你可敢打包票。
这是最后的图穷匕见。
蒋庆之淡淡的道:“若是全力开采,每年少于百万两,我便在倭国那地儿,不回来了。”
卧槽!
这个誓言……堪称是毒誓。
在百官眼中倭国就是个蛮荒之地,比之琼州那地儿还蛮荒。
留在倭国,那便形同于流放。
蒋庆之竟敢发此毒誓!
钱瑜看了蒋颖一眼,微微摇头。
钱粮这一条挡不住蒋庆之了。
严嵩叹息一声,他知晓蒋庆之既然敢发此等毒誓,那么那座银山必然是富矿,且足够大。
年入百万两白银,十年千万两……军费是够了,绰绰有余。
用钱粮来狙击迹蒋庆之征倭之议,失败!
接下来是什么,所有人都知晓。
谁来开炮?
这一炮要开的堂堂正正,要开的扬眉吐气。
众人下意识的看向徐阶。
老徐站队完毕,此刻正在严嵩的身后……这厮竟然冲着蒋庆之在微笑。
老徐这是铁了心要靠向蒋庆之和新政。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他如今身败名裂,唯一能接收他的也就是道爷和蒋庆之。
道爷不缺人,缺的是位置,徐阶倒台对他来说不是坏事儿。
但蒋庆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