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宦臣,深谙君心,得大功,封九千岁。
是为虚衔,不入朝堂,却得人敬仰。
实际上,皇帝是真的不知道该赏一个太监什么好东西,这东厂如今什么都不缺,穆百里怕是都不稀罕。
往上抬官阶又怕大臣反对,思来想去,就只有这个法子了。
九千岁的名头一出来,赵无忧也跟着愣了半晌。
“皇上厚爱,奴才愧不敢当。”
穆百里跪在那儿,毕恭毕敬。
“朕也想过了,实在不知该赏赐你什么,所以想了想还是封你个九千岁吧!”
皇帝道,“朕是万岁,而你是九千岁,来日还得伺候朕长长久久,这般倒也是极好的。”
“谢皇上恩典!”
穆百里俯首。
皇帝笑了笑,“诸位爱卿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他还急着赶回去修炼呢!
如今虚道长已经重新拟出了方子,他还等着回去得道成仙呢!
“皇上!”
这大理寺卿耐不住,“本朝从无千岁之分封,东厂提督乃是宦臣,何以当得这千岁之名?皇上,微臣恳请皇上三思!”
音落,便有不少大臣跪地附议。
皇帝一怔,“本朝没有,但不代表没有先例。”
“皇上,奴才就是奴才,岂能与朝臣平起平坐?咱们都是科试选拔,一步步走到这儿的,而他一个内臣,竟然堂而皇之的走到金銮殿上,还敢担当千岁之名,不是要让天下人都笑话我大邺无人,轮到这奴才当了主吗?”
大理寺卿愤然。
年过半百,又是老迂腐,所以对这些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
旁的倒也罢了,唯独这虚名,死也不让。
赵无忧虽然先前一愣,可这会已经回过神来了。
历史上册封为九千岁的大有人在,又不是穆百里一人而已。
所以她并不奇怪,对于皇帝给予的恩赐,其实也挺好的,给个虚衔罢了,有什么可计较的?
再这样下去,谁的脸都挂不住,难免是要出乱子的。
不过现在,她并不打算开口解围。
总该要让穆百里知道难处,才显得她的好处。
朝廷不比外面,外头杀人靠刀,这里杀人只靠嘴皮子。
皇帝愣了愣,他就知道有人会反对,扭头看着小德子,有些无奈也有些不悦。
“朕——朕只是——”
皇帝很久不上朝,对于朝政是格外生疏的。
这朝堂上的事儿,一般都是内阁与东厂在处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穆百里道,“奴才得皇上厚爱,于愿足矣,不敢痴心妄想。”
大理寺卿道,“皇上,既然提督大人都这么说了,还望皇上收回成命,免得坏了祖宗规矩。”
皇帝愕然,“放肆!”
音落,大臣们扑通扑通的跪了一地,顷刻间殿内高响着,“请皇上三思。”
毕竟东厂的势力已经蔓延到了这般地步,若是再继续纵容,朝堂上的大臣们也是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