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何故要 > 第305章 六年为期定太子(第1页)

第305章 六年为期定太子(第1页)

“王上,淳于越淳于博士来了,说是求见王上。”正在批阅奏折的嬴政听到内侍的禀报,微微颔首道:“宣他进来。”

片刻后,淳于越步入殿中,衣冠整肃,神色庄重。他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而有力:“臣淳于越见过王上。”

“淳于博士不在教授公子功课,怎么来找寡人了。”

嬴政微微挑眉看着淳于越,对他这个时候来找自己,真的觉得有点好奇了。

“王上,臣听闻,王上虽然教诲诸位公子政务,却不曾让已经长大的长公子能上殿参政,不知王上是何道理?”

“长公子身为王上的长子,诸位公子们的表率,王上如何不使其上朝参政,以展其才?”

“王上岂不知,若久居宫闱而不见于朝堂,恐失其担当之机,长公子又是王上长子,如不能参与政务之中,所有将来。。。。。。亦令群臣无所依从。望王上三思,使长公子得以历练政务,早担大任,以安天下人心。”

嬴政闻言,神色微凝,淳于越这已经算是说的非常直白了,秦王,你以后死了,你的长子难道不是接续你位置的人选吗?你这时候不叫他参政,你让其他人怎么想。

对于淳于越的越俎代庖,嬴政心里十分的晦气。但是秉着这时候还不适合收拾他们的想法,嬴政还是先忍下了这口气,沉默片刻后说道:“淳于越所言,确有其理。诸位公子长大了,都有参政的权利。”

“然,治国非同儿戏,扶苏虽然身为寡人的长子,但是尚且需要磨砺。待其心智更坚、学识更广,自当授以政事。且,若说参政,九公子嬴骜,幼年便受封,更有参政议政之权,寡人亦是念其年幼,待其长成,则可与其兄长们,共同参政。”

“此事寡人心中自有权衡,不劳卿过忧。”行啊,你让老大参政,那么老子就让其他儿子也参政。更何况,我的老九有一个参政他都没去,你怎么不说?

淳于越听到嬴政的话。怎么会不知道嬴政的意思,他伏地再拜,声若金石:“王上明鉴万里,然臣以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历事不明理。长公子若久离政局,纵有良才,亦恐难堪大任。愿王上赐其参议朝政之机,观其言察其行,量才而授,以彰公允。”

“且天下瞩目,望王室继统有序,早立楷模,以系民心。臣冒死进言,唯愿社稷永固,非为私也。”

嬴政默然良久,目光如渊,沉声道:“卿忠心可嘉,所言亦切。寡人自会思之以时,择善而行。退下吧。”说完便不再搭理淳于越,淳于越看嬴政不搭理他的样子,憋的脸都红了,但是他也没办法,毕竟,嬴政已经拿奏折准备批阅了,他也不是没眼色的人,也就讪讪的退了出去。

嬴政缓步踱至殿前,望着高远苍穹,声音低沉的吩咐道。“去,把所有公子都叫来。”

“喏。”内侍接了话,立马出去了好几个人,分开去宣公子们过来。

很快,麒麟殿就站了大大小小十来个公子,最小的那个,才两岁,也被拎过来了。

“今天,淳于越过来跟寡人说,寡人教你们政务,却不让你们参政,是寡人的错。你们有什么想法。”

听到自家亲爹的话,嬴骜这才知道为什么他爹突然让他们兄弟们都过来了。连最小的,什么都不懂的老十二都叫过来,还好老十三还在他母妃肚子里,不然,估计裹着襁褓也得来。

而扶苏确实心里苦笑了一下,说实话,这个事情,淳于越有跟他提过,但是被他拒绝了。他觉得,如果真的到了他们该参政的时候,父王自然会让他们进朝堂,但是没叫他们,说明就是还没到时候,他们还没资格。

所以在嬴政的目光看过来的时候,他还是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对此,嬴政并没有多说什么。

随后开口说道:“治国之道,在于宽猛相济,刚柔并用。礼以导民,法以齐众,德以化人,刑以惩恶。四者兼备,方能成盛世之基。”

“寡人虽居九重,心系天下,岂不知继统大计关乎社稷安危?然立储不可轻率,治国亦非一日之功。当使诸子皆习政务,观其心性才能,择贤而立,方不负苍生所托。今日之言,实为长远计也。”

嬴政转身凝视殿内的儿子们,目光如炬,“诸子之中,寡人并没有一定就遵从长子继承制度,寡人选人。只以能力来选。”

“寡人希望你们,皆当以国事为重,修身齐家,砥砺德行。如能克己复礼,勤政爱民,则天下可运于掌。”

“儒家天天说,昔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惟德是依。今我大秦,亦当以德为本。倒是,我大秦除德以外,也许以法为纲,上下同心,共图中兴。唯有如此,方使山河永固,社稷安宁。”嬴骜兄弟几个人都严肃的低眉敛首的听着。

“法令行则国不乱,德教兴则民自化,纵风云变幻,我大秦巍然立于天下之巅。你们所有人,都是我大秦嬴氏的子孙,先祖辉煌过,也落寞过,但是,我们嬴氏从来没有认输过。”

“凭的不是别的,凭的是,在国有贤主,则我嬴氏辅弼王化,垂范后世。当如商鞅立木,取信于民;以法为绳,以民为本,不偏不倚,方成其大。效伊尹躬行,以天下为己任。当如范雎献策,远交近攻;当如白起临阵,决胜千里;效王翦持重,稳守疆土。当如张仪游说,纵横捭阖;效吕不韦务本,富国强民。”

“诸子当习其道,融会贯通,不负时代所托。若国无明君,则我嬴氏子孙当为天下人先,为君者,更应察纳雅言,审时度势,使英才尽展其能,良策皆用于世。”

“唯有代代相继而不息,方使大秦之基愈固,宏图愈展。今日之思,非止于储君一人,实系万世之业。”

“当如四时更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道而行,方成其序。冬藏非止息,乃蓄势以待发。如龙潜深渊,蓄力而腾云。待春雷一声,便直上九霄。待时而动,方显其能。”

“当如江河奔流,遇峡不惧,穿石破壁,终归大海。储君之立,亦当经风浪、历寒暑,方知民生之艰、国事之重。今诸子皆在藩邸,宜令分巡郡县,观风俗、问疾苦、理冤狱、察官吏,返则奏于廷,考其政绩,较其贤愚。如此,则真才可见,伪善可辨。”

“非经实务者,不得预国本;未历民情者,岂堪承大统?待六载之后,视其成否,定储副之位。彼时人心服膺,天下归心,何忧社稷不稳、宗庙不安?”

听到这,所有已经知事的公子都心下惊呆了,父王这是意思,六年。给他们兄弟们六年的时间,如果六年后,谁有能力谁就当太子!几个人按耐心中的惊涛骇浪,但是脸上不敢表露一丝一毫,更不敢开口打断。其他几个小的公子,压根听不懂也就继续朦胧的听着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