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眼见刘宏时,莫名有一种感觉,他有太多灵帝的影子了。
那种由内而外的气场,让人臣服。
“东莱太史慈,字子义,见过府君。”
“海归人,刘宏刘子羽。”
见太史慈介绍自已,刘宏也是自报家门。
“刘宏??”
孔融震惊了,两眼充满着疑惑,灵帝的名字真有人敢取吗?
他也读过汉字典,知道灵帝刘宏改变了规定,同名同姓的可以取。
但是吧!
取‘刘宏’为名字,说实话,过去三十年了,也没听谁或见过的啊!
眼前刘宏是第一个。
“府君,他之‘鸿’非比‘宏’,是鸿?尔课的鸿。”
太史慈解释道。
他也无奈,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如今朋友,为他辩解起来。
“这样啊!”
孔融恍然大悟,还以为是同一个姓名,原来是多音字。
那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太史子义,是东莱第一战将啊!”
刘宏名字告一段落,想起太史慈名字,一股记忆随之而来。
“不敢当。府君大人,前几年帮助我母亲,子义莫不敢不言谢。”
“可黄平大人,任在下县丞,管理黄县之事,一直无法来北海报恩。得到府君被黄巾贼子所困,特来帮助。”
“只是,子义来晚了。”
太史慈一脸愧疚,自已来此救孔融,没成想晚了,幸好孔融无事。
“嗯,子义不必如此。你能来此,吾便知足。”
孔融摇了摇头,对太史慈能来,很是感激。
想自已作为大儒,门生无数,到头来只有没见面的太史慈相助。
可悲可叹啊!
“对了,文举在此求子义一事,希望子义能够答应。”
孔融就想下跪求太史慈一事,却被他阻止了。
“府君这是何意,小子当不得啊!”
“我同意便是。”
见孔融如此,太史慈只能先答应下来,孔融这老小子是想让我折寿吗?
太史慈腹诽想道。
“子义,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