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阿玛抱怨似得说起这事儿,大瓜尔佳氏面上也是一脸的苦笑。
嫁进纳兰家五年以来,旁人都以为她日日都在福窝窝里,可是又有谁能明白,日日对着一个不在意自己的人有多痛苦。
后来他死了,自己却反倒像是松了口气,他去了,那自己日后无论是守寡还是再嫁,总归也有了另外一条路。
想到这儿,大瓜尔佳氏忍不住红了红眼圈,或许他那样的人,本就不该在这人世间红尘里打滚。
毓敏很快也听说了瓜尔佳氏姐姐归家的事儿。
她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才不到二十岁的姑娘,正是该如此呢。”
皇后也在一旁感叹:“那孩子也是命苦,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不过得亏明珠讲道理,没让她守着,想来日后的日子也能越来越好了。”
毓敏听了只是一笑,没有吭气。
明珠这不是讲道理,而是识时务,毕竟他虽然不亲近太子,可也没必要往死里得罪太子,否则日后万一太子上位,他能死,纳兰一家子人都能死吗?
五月底,宜妃诞下一子,比起预产期,还是早了半个月。
不过就这,也是中西医结合,努力保养的结果。
宜妃挣命似得诞下了这个孩子,但是只看了一眼,却已经是泪眼婆娑。
还没有小猫大,小
小的一团,面色蜡黄,一看就知道并不健康。
宜妃泪流不止,只觉得心和刀割一样。
一边的宫女急忙劝她:“娘娘,别难受,月子里不兴流泪的,不吉利。”
宜妃却并不理会,哭着到:“如今再不吉利又能不吉利到哪里去。”
宫女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能去拿了帕子,让宜妃擦眼泪。
毓敏也接到了宜妃生产的消息,听闻新生的阿哥不大健康,她心里也不好受,但是先天不足这样的情况,哪怕是放在现代也治不好,更不要说是古代了。
毓敏还能祈求,这孩子真的能养的住吧,毕竟现在清宫的医疗水平,可要比历史上同时期高得多。
宜妃产子之后,玄烨也去看了一回,看完就来了毓敏这儿。
他坐在毓敏跟前长吁短叹:“真真是个可怜的,儿臣见了这么多孩子,还没见过这么瘦弱的,宜妃哭的止不住泪,儿臣坐在那儿,也觉得心里难受。”
毓敏拍了拍儿子的手背,轻声安慰:“能平安诞下,就说明这孩子是个有福的,日后好生养着,总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