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部长翻开黑色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名、日期和事项:"
这个给你,我记性不好,这些年全靠它。
"
孙逸双手接过,如获至宝,翻看几页后,他突然觉得他自已还是太嫩了。
"
马部长,您这次高升到市里?"
孙逸忍不住问道。
马部长喝了口茶,眼睛眯成一条缝:"
市供销社副主任,管物资调配。
"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
有些事,县里办不到的,市里一句话就行。
"
孙逸心头一震,突然明白了许多事,夜深了,马部长家的灯光依然亮着。
偶尔有路过的邻居,只当是老马又在加班,没人知道,在这个平凡的春夜里,一个关乎整个县政府后勤命脉的经验传承,正在悄然完成。
月光如水,洒在县委家属院斑驳的墙面上,孙逸告别马部长时已是深夜,马部长执意送他到门口,又塞给他一个小布包,说是"
参考资料"
。
走在回家的路上,孙逸的脚步比来时轻快许多,三月的夜风还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热乎劲儿。
马部长那套"
三本账"
的理论,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县政府后勤工作的大门,特别是那本黑色笔记本,记录的不只是人情往来,更是一张覆盖整个县城的无形网络。
拐过供销社的转角,孙逸远远看见自家窗户还亮着灯,弟弟果然在等他。
想到孙玄,孙逸心头一暖,这次能顺利接任,弟弟在中间牵线搭桥功不可没。
"
嗒、嗒"
,孙逸轻轻叩响院门。
门几乎立刻就开了,孙玄披着件外套站在门口,脸上毫无睡意:"
哥,回来了。
"
"
玄子,你还没睡?"
孙逸闪身进门,顺手把布包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