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珣对皇帝很有信心,只要隆庆不沉迷女色,就几乎无懈可击。
听完晏珣的话,徐枚和晏小五都服气了,又好奇汪德渊的文章写了什么。
晏珣笑了笑,摸摸王衡的头,神色和蔼:“罗万化的殿试文章那么长,你花了几天时间背下来?”
“五天。”王衡响亮地回答。
“很不错!等这一科殿试录印出来,你把张元汴的文章也熟背。”晏珣又安排新功课。
卷!使劲卷!
探花老师教出探花学生!
徐枚在一旁瞪大眼睛:“罗万化的文章,阿衡五天就背熟?我听着比《孟子》还难背!”
哇!我不活了!
我读了那么多年书,比不过一个小孩子!
晏珣迷之微笑:“殿试的时间是一天,当场就要把文章写出来。如果给你五天时间,你连背都背不下来,让你自己上考场,你要怎么办?”
徐枚耷拉着脑袋:“……那我不考了。”
给珣哥做幕僚,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
人一旦想得开,顿时海阔天空。
徐枚和晏小五看向小小年纪的王衡,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还大。
“汪汪!”大黄和小白表示赞同。
人怎么能跟狗比呢?
不管怎么说,晏珣替汪德渊和平安高兴,写了两封祝贺的信送往京城。
小伙伴入了官场,今后又多了两位同党。
吾道不孤!
……
南京城。
众所周知,南京六部衙门中,只有户部有活干,其他都很清闲。
京城的礼部管科举、管祭祀、管皇家大礼,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的职位,都是入阁的阶梯。
南京礼部闲到什么程度呢?
在秦淮河搞游船文会,邀请读书人付费参加,收到的钱作为礼部活动经费。
晏珣听说之后叹为观止,谁说古人没有经济头脑?这不是玩得很溜?
此时,闲得无聊的南京礼部官员谈论起今科进士名单。
大明开科至今,南直隶出过好些状元。前任首辅李春芳,鼎鼎大名的晏鹤年,都是南直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