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不服?”杨应龙用西南土话问。
努尔哈赤用女真语回答:“不服!你个蛮子以大欺小!”
“嘿!你知道自己小,还跟我挑战?你是找打!”
“有种你等我八年!十八岁那年的仲夏,我们再约!”
晏珣忍不住问左右:“他们这样鸡同鸭讲,真的能交流吗?”
努尔哈赤那小子官话讲得极好,杨应龙作为土司少爷也会讲官话,两个人就是故意的。
搁这跟对暗号似的。
杨小福用倭语说:“大明真是人才济济,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人。”
在京城能听到种种语言,这就是隆庆版的万国来朝吧!
晏珣灵光一闪,决定抽空把大阅兵和隆庆皇帝接见藩国使者的场景画出来。
传到后世就是国宝!
杨应龙早就发现晏珣,跳起来走到晏珣身前,恭敬地行礼:“在下播州杨应龙,拜见晏大人!您是太子殿下的老师,学问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在下希望能得到您的教导!”
晏珣还未回答,努尔哈赤走过来说:“晏老师,此人打架专攻下三路,可见心性阴险。学生认为他不配做锦衣卫,应该赶回播州去打猴子。”
杨小福:……这个小子大大的坏。
杨应龙:“我到底哪里得罪你?”
努尔哈赤冷哼:“我看你满脸阴险,脑后有反骨,知道你不是好人!”
“你还会看相?我看你也不是好人!”杨应龙反驳。
晏珣老气横秋地叹气,劝说:“大清早的莫吵架,到我家里喝碗豆汁儿吃油条。若还有兴致,改日可再约比武。反正你们日后都是长居京城。”
听到可以去晏家吃饭,这群南腔北调、各怀心思的豪杰目光亮了。
进入晏家的门,是不是可以拜为晏大人门下走狗?
军演的枪炮声、万马奔腾声,给他们弱小的心灵带来巨大伤害,都想抱一条大腿。
晏家父子,可以说是京城数得着的大腿。
播州杨家谋划占据整个四川、独霸一方,土司府雕梁画栋,跟王府有得一比。
此时走进晏家,见到装饰简洁,杨应龙微微有些失望,又觉得汉人最会装模作样。
看似清廉简朴的晏家,说不定富可敌国呢!
努尔哈赤跟杨应龙相看两相厌,虽然是在晏家做客,仍然毫不客气地互怼,仿佛上辈子有仇。
杨小福低声呢喃:“那个野猪皮更有威胁。”
“你说什么?”晏珣冷不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