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都觉得隆庆温和懦弱,朝政都是阁老们做主。
戚继光摸摸下巴,他倒是觉得,皇帝的决心比阁老们更重用。
跟黄教合作属于百年大计,且建立在双方和平的基础上,要实现封贡才能进行。
事情一件件来。
反正现在我们是绑匪,要着急的是“丢人”的俺答。
俺答送回来的二十个叛民首领被斩首、传首九边——把人头传到九边军镇示众。
目的是震慑和杀鸡儆猴。
晏鹤年送奏疏进京,提出请朝廷允许板升人南归,赦免弃暗投明之人的罪责。
朝廷收到晏鹤年的工作汇报,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你是不是太能干了?
一个黄台吉,你拿去换二十个顶级通缉犯,算是正常买卖。你把这件事办成即可,怎么还搞出一连串尾巴?
在做出决策之前,朝廷的惯例是先吵一架。
皇帝下令,晏鹤年留在蓟州,负责解决后续问题。
不让晏鹤年立刻回京复命,是为了保护他……晏鹤年敢在京城出现,肯定会像之前的高拱一样被围殴。
皇帝单独召见晏珣分享喜悦。
晏珣对老爹的神操作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爹这是什么速度?一年办成别人几年才能完成的事?”
历史上的“俺答封贡”发生在隆庆五年,王崇古、张居正、高拱等人密谋策划很长时间!
因为王崇古促成此事有功,间接帮助外甥张四维后来入阁。
也就是说,晏鹤年能以超凡能力促成封贡,也是入阁的筹码。
皇帝笑呵呵地说:“什么速度?隆庆速度。”
嘿!
皇帝还自己夸自己呢!
晏珣有时候怀疑,外界以为隆庆温和软弱好欺负,是皇帝故意放出风声扮猪吃老虎。
在同党面前不装了?
晏鹤年除了送奏疏,还由锦衣卫送回一份密报,因此皇帝和晏珣知道更多的细节。
皇帝说:“以往也有小规模的叛民南归,都是任他们在边疆择地而居,反正边疆地广人稀。但是令尊说为避免再叛,建议将叛民南迁到云贵,你的意思呢?”
晏珣当然是支持老爹。
“太祖时,就有往云贵移民的旧例。把板升人南迁云贵,朝中反对的声音会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