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泽好奇地问:“这一科会试主考官是李阁老,莫非……”
晏珣摇摇头:“殿试之后,徐首辅将定好的名次呈给陛下,被陛下颠覆。”
一般来说,殿试的名次先由首辅排,皇帝再略微调整顺序。
以前严嵩做首辅,甚至让严世蕃排名。
但这一次,皇帝将整个名次颠覆。
徐阶选中的人,文章中大多是“天子垂拱而治”,状元罗万化的策论却是让皇帝乾纲独断、励精图治。
“臣闻帝王之涖天下也,必安攘并举,而后可成天下之至治;必明断并行,而后可收天下之实功。”
晏珣念了一句罗万化文章,补充:“榜眼和探花也有类似的句子,所以被皇帝选中。”
曾庆斌神色得意:“我比他们说得更激进,如果我不是会试最后一名,说不定就是状元。”
皇帝也不好太离谱。
曾庆斌这些年不务正业,在晏珣的鞭策下会试上榜已经很难得。想要在殿试中名列前茅,必须剑走偏锋。
杨仲泽这下服气了。
他是一个稳重的人,再给他一次殿试机会,他也不敢冒险。
“你们赌的是皇帝的心思,成败一瞬间。”杨仲泽评价。
晏珣正色道:“科举选拔的是天子门生,就是帮天子做事的人,当然要合乎天子心意。”
过去一年多,徐阶作为首辅光顾着跟高拱较劲、又驱逐郭朴,已经引起皇帝不满。
年底那波针对皇帝的弹劾,也被算到徐阶头上。
皇帝的意思:你们希望朕不管事、垂拱而治?朕偏偏要圣心独裁!朕现在有钱有兵有走狗,就是这么嚣张!
殿试登科录发布,朝野议论纷纷。
皇帝借着这个名单,表达对徐阶的不满!
今年已经不是徐阶跟高拱的斗争,而是皇帝跟徐阶的斗争!
刺激啊!
殿试这一次交手,徐阶虽然据理力争,最后还是强不过皇帝。
罗万化、黄凤翔、赵志皋按惯例入翰林院,对皇帝感恩戴德,觉得陛下眼光真好。
如果日后有人喷陛下,哪怕在下人微言轻,也要跟他们拼命!
曾庆斌入兵部观政,大概率三个月后可以留部任用。
杨仲泽述职之后返回漳州。
说不定不等三年任期结束,他就会升官。
治下有海运港口的海澄县令,已经成为许多人眼中的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