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沉吟着:“召晏鹤年来,让他给朕解惑。”
太监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晏鹤年去济宁治河了。”
皇帝一愣:“朕差点忘了!蓝道行不在京城,晏鹤年也不在!朕想找个解惑的人都难。”
虽然如此,躲过一劫总是好事。
想到自己可能向天再借五百年,嘉靖皇帝又升起励精图治的心……准了徐阶的提议,诏令海瑞清查全国短距离补给税。
表面上看,这是处理积累百年的陈年旧疾,并不起眼。
但触觉敏锐的人,就能看到又一轮改革的开端。
……嘉靖皇帝当年提出“一条鞭法”,莫非要借着清查税制,再大力推行变法?
徐阶呢?
徐阁老是什么态度?
海瑞接下重任,私底下对“同党”们说:“陛下沉迷修仙、大兴土木,徐阁老不能规劝,他惧怕皇威保官位,这是他身为大臣的失职。但他气量宽宏、忧劳国事,这是他值得称赞之处。”
李时珍和晏珣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您这是夸徐阶还是贬徐阶?让徐阁老听到,又得脸黑。
晏珣轻咳两声:“这一次徐阁老确实宽宏大量,推荐您去主持这件事。”
李时珍说:“我总觉得,刚峰是被徐阁老利用了。”
……还有半句话没说,刚峰也被黑心芝麻汤圆晏珣利用。
还得是刚峰,人人都拿他当刀子。
海瑞正色说:“就算是利用,也是我心甘情愿。将来他们再利用我去清丈全国各地田亩,我也心甘情愿!为这些事而死,我死得其所!”
“唉……你这样说。”晏珣心情复杂。
虽千万人吾往矣!
华夏自古以来就不缺壮士,才能文明永继。
其实海瑞这次也出乎晏珣的意料,没有翻户部的烂账,而是直指税制!
“咱们要做实事,但不是拼命。具体怎么做,咱们得从长计议,也不妨跟徐阁老、太岳请教,他们谋划已久。”晏珣提醒。
海瑞点点头。
晏珣又好奇地说:“你本来想批评陛下?你打算怎么说?”
“忘了。”海瑞淡淡地瞟晏珣一眼。
“真的忘了?想必是一篇雄文,背一背给我们听?”晏珣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