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珣摆摆手:“给一样东西他玩,他就能呆很久,不然一下子就不耐烦。这样他也不能偷听我们说话。”
海瑞:……
本来君子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
但现在他内心藏着一件欺天大事,没法坦荡荡。
他默许朱翊钧帮他家腌咸菜。
不知道皇孙做的咸菜跟六必居的比起来如何?
两人回到屋里小声说话。
“海大人,你想做的那件事,李大夫已经告诉我。”晏珣凑近,直接王炸。
海瑞瞪大眼睛:“他答应我,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外人。”
“当然,我不是外人。”晏珣微微一笑,“我们是自己人。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拯救大明。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百姓。”
最后一句话有些出格。
但恰好海瑞也是这么想的,或者说当今许多有理想的士大夫都是这么想的。
皇帝是谁、姓什么其实并不是太要紧,重点是天下太平,人人都能过安稳的日子。
海瑞深吸一口气,小声说:“我不是为了邀名,也不是泄愤。我甚至不奢望皇帝能够听从我的建议。我只希望经过这一骂,让下一任皇帝不要重蹈覆辙。”
晏珣笑道:“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不必上这道奏疏。裕王绝不会重蹈覆辙。”
“何以见得!”海瑞冷笑,“以前,人们说打倒严嵩就好。可是徐阶上台,天下也还是一样。徐阁老就是甘草。”
……有没有都一样。
“您这么说,徐阁老太冤枉。徐阁老当政,江南的纺织业有很大的发展,普通百姓可以到大户人家做工,生活还过得去。”晏珣替徐阶说话。
后世历史书上说“机户出资,织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就是从这个时期诞生。
从这个角度说,江南大地主、垄断松江过半棉纺织业的徐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
甚至是名臣把持政权的开始。
江南地区的繁华有目共睹,朝廷的财政困难也有所缓解。
后世有一个叫“当年明月”的人,对徐阶的评价挺高。
“而且,裕王跟徐阁老不一样。徐阁老代表某个阶层的利益,裕王要顾及全天下。大明的江山,不仅仅是江南。”晏珣严肃地说。
大明社会割裂很严重。
直到李自成起兵的时候,西北已经是人间地狱、江南仍然一片太平盛景。
十里秦淮今犹在,六朝春梦了无痕。
说服海瑞是很难的。
即使见到优秀的朱翊钧,海瑞的心被拉出绝望的深渊,可是对皇帝祖孙三代还是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