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晏珣发话,那人不再说什么。
谁不知道晏家父子在皇帝和裕王面前很有份量啊!
一个是当今皇帝的解梦人,一个是未来皇帝的同伙……
惹不起~惹不起~
余有丁感激地看着晏珣,心里却明白归有光这回无缘经魁。
一时间,都不知道他做同考官,是不是害了归有光。
晏珣现在比较担心徐渭,就怕这大叔突然精神一振,写出惊人之语。
赘婿的身份,此时不算大问题。如果赘婿意味着前途尽毁,年少有名的徐渭不会在中秀才之后入赘,那不是犯傻吗?
徐渭虽是庶子,也是大家族出身的官二代、当地有名的神童和少年秀才,并非娶不起妻子。
如今反而是“胡宗宪幕僚”这个身份,阻碍其科举之路。
所谓“时也命也运也”,在拆卷填榜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五经魁的卷子定下,其他名次也排好,拆卷填榜。
《诗经》魁首:陈栋,江西南昌府人,军籍;
《尚书》魁首:陈经邦,福建莆田人,民籍;
《易经》魁首:伊在庭,应天府上元县人,匠籍;
《春秋》魁首:韩楫,山西蒲州千户所,官籍;
《礼记》魁首:黄才敏,福建晋江人,民籍。
……按照《大明律》,只有“娼、优、隶、卒’及其子孙,概不准入考、捐监,其余没有限制。
“官籍”比较复杂,韩楫是千户所官军户。
和上一科神仙打架相比,这一科会试名列前茅者,没哪个有名的。
晏珣绞尽脑汁地想,还是对自己的新门生黄才敏没啥印象。
他有点印象的锦鲤……哦,沈鲤,会试第五十九名。
众人瞩目的归有光,被排在三十九名。
余有丁神情郁郁,觉得这个名次对不起归有光的才学。
高拱瞟了余有丁一眼,他虽然也欣赏归有光……但就算把归有光排在前面,到殿试一样会被压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以归有光的名气,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这么多年一直不取,原因不复杂……就是看不上。
晏珣紧张地看拆卷填榜,终于在后面看到徐渭的名字。
以徐渭的名气,会试能上榜很险,对殿试不要有什么过高希望。